雖然以女陰現在的戰力,如果出兵征討,并不能有所成就,但就算所有部落聯合在一起,也只能對抗,而不能讓女陰覆滅,在這種情況下,風漪沒有激烈反抗,在她們看來,都是軟弱的行為。
坐在回王宮的座駕上,風漪讓女錘將平常負責跟各部落往來的大臣招來。
“大王。”鳳糧微微躬身朝風漪行禮,面上還略帶不虞之色。
鳳是女陰國的大族之一,曾出過幾任帝王,現任家主鳳糧是一位能讓糧食增產的大巫,修為僅次于先王,只是不善于戰斗,但在女陰國,已經屬于位高權重的存在了。
風漪微笑道“孤聽聞,女陰今年收成不好,糧食緊缺,可有此事”
“沒有啊”鳳糧下意識回答,有她在,女陰國已經很多年都不缺糧了,糧倉近兩年放壞的都有,但很快,鳳糧就反應過來,面帶興奮,“大王您說的是,今年糧食緊缺,怕是沒有多余的再賣給部落了。”
女陰國與附近部落是有貿易往來的,部落一些稀缺的藥材或是深山中才會有的比較珍貴的東西乃至奴隸,而女陰國則糧食與服飾,有女陰國的存在,部落中每到冬天就有人凍死餓死的情況已經大幅度減少了,所以一旦女陰國選擇切斷這一切,就相當于扼住了各個部落的咽喉。
不過經濟制裁的前提,得是有強大的武力支撐,但各個部落之間有世仇的不在少數,且大部落首領或許能看得長遠,小部落卻不得不只關注于眼前,畢竟很多小部落連溫飽都還沒有解決,所以所有部落想聯合起來反抗女陰的制裁,也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因此風漪才有底氣這么干。
至于為什么不當場這么干,自然是因為一群烏合之眾聚在一起,形勢氣氛會迫使他們同仇敵愾,比起臉面,風漪更想將損傷降到最小,只有事后知道這些,她們才沒辦法第一時間聯合起來,慌亂之下,出賣隊友聯合不起來便是正常情況了。
所以風漪沒有多說,吩咐道“除了那個石部落,若是別的部落愿替我們討伐叛賊,那糧食一事,也不是不能咬牙給出去一點,可懂”
鳳糧聞言,眼睛不由更亮了,連連點頭“大王英明”
本來雄赳赳氣昂昂的部落使者,看到鳳糧被新王叫去,心下不由略過些許不安。
比起其他高層,部落對鳳糧不可謂不熟悉,每年對糧食的定價,以及每個部落能夠買多少糧食,都在她的規劃之內,以至于眾部落既對她恨得咬牙切齒,又不得不小心翼翼捧著她,因此,如今見鳳糧被叫過去,她們本能覺得不安,但又猜不出,風漪把她叫過去是為什么。
畢竟首領在出來之前沒跟她們說過會面對這種情況啊
在首領的預想中,她們那種讓人下不來臺的做法,她們要不就是被殺了,要不就是對方捏著鼻子忍了,還能有什么別的行為
在這個年代,首領通常都是力量與智慧的化身,而部落為了保證智慧的安全,通常會將力量與智慧分成兩個權力代表,也就是首領與巫,不過因為女陰國的存在,那些部落中有巫天賦的存在,大多都成了女陰國子民,為了應對這種侵蝕,很多大部落首領便兼具著智囊的作用。
而部落中的其余人,通常都不怎么動腦子,遇事全看首領指揮,這一是習慣問題,二也是他們的修煉法門,雖然讓他們更強大,但同時也會被獸性所侵蝕,腦回路十分簡單。
這就讓事情一旦超出了首領原本交代給她們的安排,她們就沒辦法做出有效的應對來。
作者有話要說拜禮參考的是秦始皇那個時期,不過是百度搜的,不一定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