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古的心神一直在觀察著四周,不停的引導著戰覡在各個隊伍里來回穿梭,保證著隊伍的機動性不會因為軍令的延后而延誤。
有巫、覡的存在,其實大荒人族的作戰方式很豐富,也不會因為數量龐大就顯得笨重不能及時作出反應,反而因為巫覡的緣故,命令能在第一時間被通知下去,很快就能傳遍全軍,不會延誤戰局,人族的機動性也因此得以被完全的發揮出來。
但如果指揮好軍隊作戰,卻并不是每一個擅長戰斗的巫覡都能做到的。
俠古身為這次軍隊的指揮,實際上卻是紙上談兵,因為他從未參與過什么大型戰役,但目前來說,他的軍事指揮看著并沒有出什么大錯,因為他還有前人的經驗在。
作為一個戰覡,俠古從先祖那接受的力量和傳承都是針對戰場的,所以這次指揮才會由他來擔任,他為此難免緊張,心神一直緊繃著,生怕因為自己的判斷失誤延誤戰局。
自上次將人送往女陰后,很快對方就回了信,認為鬼王所謀劃的巫咸國應當是在女丑附近瀕臨鰕姑國的位置,甚至,有很大可能就處于水下。
根據對那幾個叛徒的拷問,幾個人都是在外打獵時碰上了路上襲擊鰕姑的那支勢力的人,而對方大膽示愛,很快與幾個鰕姑人私定終身并允諾了美好的未來。
幾個鰕姑人認為那是愛情,但那明顯是不合理的,一是雖然大荒的人族都不拘小節,但如果真看上了誰,是必然會帶著豐厚的禮物上門才將人帶走的,尤其是如果對方是勢力中比較重要的人物的話,禮數更不會缺,要是不同意的話,這種時候要么私奔要么放棄。
幾個鰕姑人的話術女陰并沒有在意,不管他們是舍不得手上的權利還是被敵人故意誘導都與她們無關,但在她們看來,明顯幾人與敵人的接觸太過于巧合,而種種巧合加在一起,那就算不上是巧合了,再加上后來許以重利的行為,明顯是盯上鰕姑國了。
她們不覺得那些敵人體內寄居的惡鬼會是襲擊前才剛剛被寄生的,顯而易見,對方已經謀劃了許久,甚至有可能那個勢力都已經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鬼都了,此次暴露,它們必然是不會在潛伏下去,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提前行動才是更有可能的事。
而女陰派孟極巫去調查后,也輕易的發現了那個勢力的問題,那本來是個游居部落,何謂游居部落,簡單來說,就是一生住所都在游移不定的種族。
這種種族規模都算不上特別大,因為太大不方便遷徙,但每個個體的實力都比較強,同時也不會排斥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外族人加入,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短暫的停留修整,販賣在另一個地方不值錢、在這個地方卻可能會很珍貴的東西籌集資金,然后部落里頭的采詩官會走出,丈量著周圍的土地環境,將與別的地方有所差異的風土人情編成一曲曲詩歌,作為自己來過的痕跡。
采詩官,原本應該叫作采詩人,她們巡游各地采集詩歌,并不隸屬于誰,但沒有那個勢力會不歡迎這樣的游居種族,她們帶來的詩歌能幫助他們更加了解外界,且將一些民俗風情、政治得失給簡化成詩歌。
對普通人來說,這樣的歌謠是她們少有的娛樂,也因為方便記憶,方便傳播,很容易就讓普通人記住而不遺忘,并隨著歌謠中的場景道理去干活。
所以采詩人后來成了采詩官,一是其中確實有很多勢力的官員混入其中,二是這種游居人每趕到一個地方需要補給或是短暫停留時,會更想去接觸陌生的人而不是宿在野外,但住宿,是需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