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這時候,他們就會將自己采集的詩歌作為交換,亦或者是幫助那個勢力將頒布的一些需要給普通人看的政令給編成通俗易懂的詩歌便于民眾理解,以此來獲得自己停留的資格和下次遠行的工資。
而一個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看作藝術家和記者的游居部落,竟然在一個地方停留了這么長久的時間,那顯然是不正常的。
甚至在這期間,她們創造的詩歌也越來越少,靈感缺失這很正常,但為了找尋新的靈感,她們才更應該離開才是,卻還停留那顯然就很不正常了。
女陰的推測并非無的放矢,鰕姑自沒有理由不信,而且她們連巫咸國遺址的消息都沒有瞞著他們,他們就更沒道理不信了。
鰕姑國小家小戶習慣了精打細算,,而惡鬼的謀劃不是一朝一夕,如果是以往,鰕姑面對這種情況估計就該考慮遷徙了,畢竟他們又不渴求什么巫咸國遺址,只求自保,這種情況下,先搬走,等它們得到想要的搬回來就是了。
他們看到敵人的第一反應向來都是衡量對方的實力以及己方會出現的損失是不是他們自己能承擔得起的。
而女陰明顯要霸氣得多,面對這種情況就只會剩下一個選擇干
這本是因他們而起,沒道理他們退去的原因,雖然國師很清楚,女陰會這么主動,或許還有對巫咸國遺址的窺覦和對惡鬼的仇恨,不會真如她們表面上所言的那樣完全是為了他們,可這其中必然也有因為他們的原因。
這就足夠了。
本來也不可能會有人全心全意去幫助一個剛認回來的族人,那太假了,除了底層的子民,沒有人會信的。
有了魚婦,鰕姑也并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節衣縮食的節省自己的力量,這才拉扯出了這樣一只軍隊。
不過女陰不放心,還是派了包括女錘在內的一些圖騰戰士和一些已經勉強算是學有所成氣血旺盛的武人,針對惡鬼,除了巫專門研究出的巫術以外,便只有氣血旺盛的人才會有用。
在這方面,女陰和鰕姑都算不上缺乏,畢竟都不是普通人,沒有誰會氣血不旺。
主戰場并不在鰕姑國,畢竟如果巫咸國遺址是在他們國內的話,他們留存下來的底蘊不會讓他們一點都察覺不出問題,更沒道理惡鬼會比他們先發現問題,所以結合女陰的預言和鰕姑水下的渠道,他們很快就分析了出來,地點大概是在女丑山附近更偏向于鰕姑國的位置。
惡鬼應該是已經進去過遺址了,因為它們隱藏在人身體里的那種情況,連國師面對面都沒有察覺出問題,而一般惡鬼附身,人是會立馬展現出明顯與常人不同的差異來的,這顯然是它們后來才得到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