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臺上,雙方高層在眾多下屬的見證下開始了對契約內容的協商。
不,與其說是協商,但實際上卻是與臣服差不多,這便是為何海族登場前還會有個展示武力的環節,因為這種商議并不是提前就定好的,在此之前都只會有一個大概的章程,而具體的細節卻是依靠武力來定。
所以不消多說,若是展示時的環節差強人意,那契約的內容會偏向哪方自然也不言而喻。
而如今,明顯是風漪這邊占據優勢,所以與其說是協商,倒不如說是風漪在一錘定音,而海族在盡量為自己一族爭取更多的利益,只要要求不是很過分,基本都會選擇答應。
這與之前它們與鰕姑商議協議的場面完全是不同的,在以往,兩者是差不多算得上平等的,甚至某些時候它們還會占據上風,畢竟一個是人族一個是海族,抱團幾乎是下意識的行為。
而鰕姑力量并不算出眾,又不足以壓服它們,但鰕姑掌握著一片海域,這才是兩者合作的基礎,而非看上了對方的力量。
水域里的領地范圍并不像陸地上那樣涇渭分明,畢竟水是流動的,不能像陸地上那樣圈地,這也就導致了水域里很多地方都是混亂的,它們一直棲息的地方未必會一直都是安全的,而鰕姑所掌握的水域便是一條退路和城墻,真遇上了什么敵人,完全能將其給引過來,根據守望互助同盟將敵人斬殺,等危機解除之后再重新回去。
并且,很多長期生活在水下的種族是不適應在陸地上戰斗的,這就讓鰕姑人能起到奇襲的作用。哪怕很多水族對身體弱小的人族并不感興趣,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加入戰局時,確實能起到左右戰局的作用。
論體型,論力量,鰕姑人確實是無法比得上在海中肆意生長的水族,但正因為體型小而靈活,他們才反而能起到蜉蝣撼樹的作用。
因為力量不足,鰕姑人在技巧上便狠下了一番功夫,而劍又是最適合刺的生物,在水壓下比刀更容易運使自如,是以鰕姑人幾乎人人佩劍,罕有用其它武器的戰士。
水中生物多帶鱗片,這是它們的一層保護甲,而妖族的攻擊大多范圍大而廣,落在鱗片上所造成的傷害反倒有限,這時候擅長用劍的鰕姑人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在最省力的前提下專門針對敵人的弱點而行動,繼而達成勝利的目的,這就是鰕姑人會跟海族合作的原因。
事實上,原本與鰕姑人達成合作的妖族還不止這么幾個,只是到來的這些是合作最深、配合最默契的,它們習慣了與鰕姑人合作后能更輕易捕獵、圍殺的狩獵習慣,因此在鰕姑人要帶陌生勢力一起入場時,猶豫之后也還是決定繼續組成攻守同盟。
只是它們沒想到,鰕姑人會給它們帶來這樣大的一個驚喜。
海洋中大多勢力都與人族不接壤,是以強者為尊的觀念更深入妖心,或許在它們看來,一旦涉足了強者的領地,哪怕后續的發展并非本意也容不得它們反悔,以至于在商議時出乎意料的配合,這也省了風漪多費口舌,雙方在進行了坦率的交談,充分的交換好意見后,很快便擬定了契約。
這種契約不僅僅是落實在書面上的,而是毀約之后確實會影響族群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