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家底從哪兒來
雖然送回去的東西又被風漪送了回去,但分配到每個人手里的肯定是不多的,尤其是還死了那么多人,總不能因為死了就不給了,反而還得因為傷亡而多給一些。
因此,他們就更需要賺錢的門路了。
這種時候,不趁火打劫還干什么
而且,風漪怕事情拖得太久引得鰕姑不滿,還把孤女給拉了出來,這些人全靠女陰自己養,沒有社會資助,風漪想好好養四處扣錢也仍然資金緊缺,所以她干脆將鰕姑給拉了進來。
不是想奶孩子嗎孤女多得是,親生的現在沒有,領養一個聊以慰藉不也挺好的
當然,這些人還是會住在風漪劃分好的地方不會跟著回家,畢竟這年頭成年的年齡跟風漪眼里的不一樣,她既怕鰕姑那邊有人會因此忍不住,也怕孤女這邊有人會控制不住自己。
她們苦慣了,很多人已經不在意什么外地人本地人了,生怕錯過了這個機會就沒有下一次了,如果無人監管,保不準能做出什么事來。
事實上,以往女陰的很多混混手底下的人就是這種孤女,年紀小,不怕死,為了口吃的就敢下狠手,用起來最方便,女陰以往保證了她們活著,卻根本沒有人去進行思想教育,也沒什么培養。
自由生長下長大的人,只有極少數才能長得根正苗紅,大多數都是歪瓜裂棗。
所以風漪覺得,趁著還有救的時候就救一下吧,反正鰕姑又不是沒有老人,讓一些年紀大的領養就是了,年紀輕的就幾個人湊錢領養一個,都找比較忙不能帶在身邊照顧的,然后再派個人告訴他們那些領養的人的動向,放假的時候讓他們聚一聚就行了。
風漪是想了各種辦法讓他們為女陰做貢獻,而為了這些貢獻,他們自然就得去得罪周圍的人,這是他們自愿的選擇,本質上來說,鰕姑人也并不熱情好客,反而是孤僻的,也并不介意得罪人。
畢竟他們早已習慣了孤獨,去海上捕魚誰不是一呆就是幾天,跟妖獸接觸的都比人接觸的多,也不愛到處亂跑,所以為了眼前的利益去得罪一些人,他們確實也并不在意。
所以哪怕鰕姑高層知道底下人收過路費的行為也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過分,就不會站出來阻止。
選擇離開的勢力也不可能因此就跟鰕姑鬧起來,也只能選擇捏著鼻子認了,倒著實讓一些人發了比戰爭財。
俠亶知道此事后,倒是有些擔憂,畢竟人得罪得太多了也未必是好事,底層或許沒有影響,但高層影響卻是大了。
可他去找國師時,對方卻并沒有贊同他的想法,反而道“只有沒有威脅的勢力,才能讓人徹底放心。”
俠亶不解“威脅老師您是指女陰可是魚婦并沒有將我們視為威脅啊”
國師嘆了口氣,這些年他忙于王女之事,倒是將他養得有些過于單純起來。
他只好放下筆,與他細細講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