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府學開學了
一大早天還沒亮劉翠花就起來做飯,特意給大郎煮了幾個雞子,還包了豬肉芹菜餡的大包子。
徐淵昨晚做了噩夢,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臨近天亮好不容易瞇了一會,聽見外屋有聲音又醒了,穿上翠花嬸子新做的薄褂衫下了炕。
“大郎醒啦不再睡會。”劉翠花正在和面,包子餡是昨晚剁好的,麻溜利索得包上一會就能下鍋了。
“睡不著了,嬸子我幫你燒火。”
“不用不用,你去一邊呆著,別把新衣服弄臟了,我這一會兒就好了”
徐淵打了個哈欠準備洗把臉,院子里張秀才正坐在井邊修剪胡須。
“三爺爺早啊”
“嘿,大郎你看我這胡須剪的怎么樣”
徐淵豎起大拇指“精神”
老爺子拿布巾擦了擦脖子“去了府學可要好好努力學習啊,當年我只差了兩名沒考上府學,無奈回泗水縣念了縣學,你可知這兩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徐淵乖乖的坐在一旁聽三爺爺講以前的事。
“當年跟我同窗的一個秀才考進了府學,后來還考上了舉人。天盛七年去青州一帶補缺做了知縣老爺,而我碌碌終生再也沒能進一步。”老爺子嘆了口氣,滿臉都是遺憾。
“三爺爺您放心,去了府學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的。”能有這么好的機會實在不易,自己更不能懈怠。
“去了府學多學多問,千萬別覺得跟夫子請教問題不好意思,夫子們可都是有大學問的人你能學到十之一二便是本事。”
“嗯”
天蒙蒙亮,劉家一家人坐著牛車朝府學走去。
冀州府學在整個北方都非常有名,除了有名師,更因為它有超高的中舉率,幾乎每年都會有考中舉人的學子。
徐淵坐在車上越走越緊張,隨著牛車一拐,終于見到府學的大門口。
冀州府學建立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乾朝。三百年間從這里走出了太多名人。有朝廷棟梁,文人騷客,還有名留青史的學者大儒。
古香古色的門庭上掛著一副巨匾,上面用燙金寫著冀州學府四個大字,左側題字學而不厭,右側是誨人不倦。
這里是多少人終其一生都不能邁入的門檻
徐淵仰頭望著它心中心潮澎湃,忍不住熱淚盈眶,張秀才同他一樣也是哽咽的泣不成聲。
兩人正激動著,劉翠花抱著小丫指著旁邊的石像問“這老頭是誰腦門怎么這么大”
徐淵哭笑不得“嬸,那是孔子像。”
“哦哦,俺知道,就是你平日里說的那個子曰嘛。”
劉老漢叼著煙袋道“咱們牛車停在哪里頭怪干凈的,進去別拉人家一院子牛糞。”
不遠處突然跑過來一輛馬車,兩匹高頭大馬拉著車跑的飛快,眼看著要撞上他們的牛車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嚇的小花牛哞哞直叫,一個撅子差點把劉老漢拽倒。
“吁,吁”劉老漢閃了下腰,強忍著疼使勁拽住小牛才把車停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