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淵繼續說“那場雪災恰好發生在我身邊,當時嚴重的地方十之七八的房屋都被雪壓毀。”
“我們鄰鎮受災就比較嚴重,死了不少人,開春后就有許多人去拿撿死人的東西拿回來用,誰知不小心感染了疫病。”徐淵頓了頓。
“朝廷怕瘟疫蔓延封了城,百姓們苦苦熬了三四個月才等到賑災的糧食,此時城中已經死了大半的人。”
陳英道“賑災之事并非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就算戶部拿出銀子,還得派人去購買糧食,再運送到災區,中間興許耽擱的久了一些。”
徐淵點頭“正是大人所說的道理,當年我們臨縣并沒有受到雪災波及,如果直接從臨縣運來救災糧食,我們就不用煎熬那三四個月。”
陳英陷入沉思“你再說說”
“大人,如果賑災糧食直接從受災的鄰省調撥,既可以省時省力,又免去了中間的耗損。”
陳英瞬間明白徐淵說的意思,等于給地方政府打了個白條,讓他們用明年的稅糧去賑濟災區,若是操作得當能省下一大筆銀子,還能及時把糧食運送過去。
“吁大人到了。”外面的馬車停在淵家門口。
陳英回過神道“徐淵,我有意收你做我的門生,你可愿意”
徐淵連忙跪地激動的說“學生愿意”
“好,從明日起,每逢初一十五休沐日,你來我府中,我若有空便教教你。”
“多謝師父”
徐淵下了馬車,站在門口目送陳英的車走遠,激動的蹦得老高,沒想到陳英真的收自己做學生了
陳英坐在馬車上還在思索徐淵說的話,其實徐淵的想法很簡單,簡單的有些幼稚,但幼稚并不代表不是好辦法,只不過真正運作起來有些困難。
受災的地區太廣,波及的人數很多,賑災需要大量糧食,這么些糧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來的。不過恰好蘇省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這幾年休養生息拿出這些糧食應該富富有余。
不得不說年輕人的思想比起老年人要活躍很多,只要敢想就是好事。
徐淵到家沒一會劉靈芝才回來,他原本在惠陽樓外等著徐淵,見他上了陳大人的馬車便沒敢上前。
“怎么樣詩會舉行的還順利吧”
徐淵兩頰泛紅,還沒從激動中平靜下來“哥,陳閣老收我為徒了”
“陳陳英收你為徒”
“嗯不過還沒行拜師禮,等這個月十五,我帶著三牲拜師禮去陳府正式拜師。”
原本以為陳英只想拉攏他,結果直接成了師徒,這實在超出徐淵的預期。
這是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徐淵暗暗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有了這層師徒關系,只等著會試金榜題名之時,便是自己邁入朝堂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