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畢再遇的邀請,張韻沒有拒絕之理!
眼下他所需要的無非就是戰功和勝利,既然淮陰乃是包圍楚州七萬大軍的屯糧之地,張韻又怎么放過呢!
“既如此,六郎愿聽老將軍調遣。不過我軍僅有戰馬四百零三匹,其余皆為步卒!”張韻說的可是大實話,而非推脫之詞。
兵法云,兵貴神速!
向淮陰這種屯糧之地,只能以奇兵突襲,若是大隊人馬前往,恐怕難以成事。
二人再次商議了一陣,而后定下了基本策略。由張韻率領自己四百手下加上畢再遇派出的統領許俊領兵一千,從小路奔淮陰。
而張韻剩余之兵繼續駐守盱眙,畢再遇則率領大軍人馬沿著大路,大搖大擺的向楚洲而去。
對于縱火這種事,張韻頗有心得。數月前的鷹愁澗,張韻一把火燒死了兩千金軍,讓他在臨安城名聲大震。
臨出發之時,除了每人攜帶火種之外,張韻又讓自己的后勤輜重隊準備了四百個葫蘆,里面裝的全是高度數的仙人醉。
原本,這些高純度的仙人醉是打算用來給傷病處理傷口所用。拿去引火固然有些奢侈,可俗語常說,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一千四百人,沿著小路狂奔了三日,日暮時分,當大軍繞過一個小山坡時,遙遠的地平線上,隱隱約約可見一片殘破的村莊。
這樣的村莊,一路上見到過不少。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殘垣破壁,人煙俱無。
顯然都遭受到金兵的荼毒或者也有可能是宋軍的潰兵所為。
反正在當下的大宋,潰兵做這種事的不在少數!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便是活生生的寫照。
“運氣不壞,老天爺長眼,沒有遇到金賊的斥候。”張韻一提韁繩,興奮的道。
沒有斥候意味著什么?這自然不用多言,金軍猖狂如此,此戰不敗簡直沒有天理!
正打算策馬前沖的張韻,突然被一旁的徐平攔了下來。
“刺史,前面有情況!”
“有情況?”張韻滿腦子問號,似乎自己視線所及之處沒有看到任何情況。
猛然間,張韻覺得徐平是不是太多疑了,自己真心沒發現什么狀況。
“村子的東面塵土飛揚,必然有騎兵經過!”徐平很快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有時候,出色的武將需要很好的戰場直覺,個冷靜的觀察力,而徐平給張韻上了一課!
“傳令,立刻躲入右側山林。”張韻沒有猶豫,大概觀察了一番而后下令道。
未過多久,之前駐馬的山坡之上出現五名頭戴圓盔,身披鐵皮甲,手拿長刀,馬鞍旁懸掛著硬弓的騎兵。
遠遠的望去,那股子彪悍之氣,清晰可見。
“是金賊的斥候,看來我們已經接近了存糧之地了。”許俊低聲驚呼。
五名金軍騎兵沿著山坡四下散開,前后左右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凸顯出其嫻熟的配合與過硬的軍事素質。
猛然間一名金兵跳下馬,撥開草地看了一會,又大聲說了幾句眾人聽不懂的話語,剩余四名金兵的目光齊刷刷朝著張韻他們所在的樹林看來。
張韻咬咬牙,剛剛退的匆忙,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消除地面的痕跡。
“我們被發現了!”張韻立刻做出判斷。
五名金兵騎兵策馬前行,至樹林約百步之時,齊齊下馬,各自間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一個小小的戰陣就此完成,一步步向前探去。
唯有最后兩人慢慢拉開弓箭,蓄勢待發。
金兵斥候們,滿臉的殺氣,就在領頭的那名金兵停下腳步時,一支弩矢準確的射入了他的眉心之中。
緊接著,數十支弩箭蜂擁而至,根本就沒有給金兵反擊的機會。
僅僅幾個呼吸,剩余的四名金兵斥身上也都插滿了弩矢,一命嗚呼。即便是最少之人身上也有弩矢七八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