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
四月末,滇中地區農村已經進入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剛收割完小春作物的田間地頭,緊張的春耕生產緊鑼密鼓的展開。剛栽種完壩區田里的水稻,山地里的玉米播種、烤煙移載等農活接踵而來。
滇中地區在彩云省是一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得滇中地區種植出來的烤煙品質質量冠甲全國。比滇中更早引進培植烤煙的地區很多,種植面積比滇中更大的地區也多。但是,烤煙內在品質質量最好的就是滇中地區,這是人力所無法填補的天然優勢。全國最大的煙草集團也自然的誕生在滇中,滇中地區的地方經濟主要依靠烤煙種植和卷煙生產這兩煙經濟。
兩煙經濟自然衍生出的烤煙研究,烤煙種植,烤煙收購,煙葉儲存,煙葉運輸,烤煙深加工,卷煙生產,相關附屬配套加工產業包裝材料、印刷、等等一系列的產業鏈的出現,使得滇中地區經濟地位僅次于省城春城轄區。
農作物因地理特性出名,當地人依靠農作物生存,這種特性在世界各地太多太多。所謂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人類的生存之道。
在煙草企業工作的祁景燾也知道,兩煙經濟是獨特的,國家對煙草實行專賣制度就知道煙草行業的暴利。兩煙經濟獲利最多的是國家,是工業企業,產業鏈最末端的煙農是最辛苦、最依靠天氣、最基礎也最薄弱的一個環節,也是獲利最少的那部分人。他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能剩下的就是微薄的血汗錢而已。
民以食為天,沒有更好替代作物的情況下,當地農村也只能依靠烤煙種植來增加經濟收入。
這個年代的滇中地區,烤煙種植收入是當地農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種植烤煙雖然比種植其它農作物收入高,但也是最耗費人力工時的農作物之一,農業生產時間周期長達七八個月。
煙農種植烤煙,每年春節過后就要開始培育煙苗,五月份開始移栽大田,七月中旬至十月進入烤煙的采收期,開始分批根據每片煙葉子的成熟程度采收煙葉,集中進行煙葉烘烤,初步分級,到當地煙草公司指定的烤煙收購點交售到當地煙草公司。
滇中地區的五月,正常年份都處于旱季,天氣炎熱晴朗的時候多。烤煙移栽只能在下午進行,移栽后澆足定根水,經過一夜的滋潤,第二天一大早再澆一道水,就能夠抵抗得住五月驕陽的烤曬。
移栽后還必須堅持每天早上或下午補澆一次水,維持煙苗的生命,直到六月份進入雨季,老天開始降雨接手澆水的工作,烤煙開始進入快速生長期。這個時期的田間管理非常關鍵,施肥、追肥、病蟲害防治一步不能錯。烤煙的特性決定了不能生長的太過肥沃,否則烘烤時色澤無法轉變,品級質量上不去,成為低等級煙葉,沒收入。也不能生長的太瘦弱,沒有產量。
七八月份,滇中地區進入多雷雨季節,老天爺一個不高興,搞一出白龍過山,冰雹漫天而下,其他農作物也許還有些收成,煙葉子絕對損失慘重,甚至遭到毀滅性打擊。
這種每年都回出現頻繁的冰雹災害,每次出現的區域大小和地點都不盡相同,煙農們每年栽種烤煙都是在賭運氣,誰倒霉誰知道。后來,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單位采用人工降雨防范冰雹災害,保險公司跟進等措施才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