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太太輕輕顫抖了下,低低問道“是二月十一那天沒的”
柳管事忙點頭答道“老太太清明,就是那天。”
程老夫人淚水流淌,“我早就想到了,那天,六哥兒來跟我作別了,二月十一、十二、十三,我連著三夜夢見他,他陪我說話,說他要走了,往后不能孝敬我了,我的六哥兒”
程老太太泣不成聲。
屋里屋外哭成一片。
好大一會兒,程老太太才止了悲聲,柳管事擦了眼淚,接著道“小的找到大老爺時,大太太已經病的極重了,說是六爺走那天,大太太就病倒的。
“大老爺原本是要讓大太太留在衛州城將養,衛州有葉神醫,必是能調理得好,等好了再去找大老爺。可大太太說什么也不肯,說是,死也要死在一塊兒。
“大老爺說,差役們都極照應,從離了衛州城,一天不過走個十里,早歇晚走,可到底沒能留住大太太,進了河東路沒兩天,大太太就暈迷的時候多,清醒的時候少了。
“那會兒,震威軍節度使劉伯爺已經得了信兒,打發人帶著大夫,急趕過去,大夫是黎明趕到的,可大太太半夜里就沒了。
“大老爺給大太太和六爺做了七天法事,才打發小的送大太太和六爺啟程回來。
“大老爺讓小的跟老太太稟一聲劉伯爺極親近照應,讓老太太別牽掛,他和二老爺,還有其它幾位爺,身康體健,必定能再回來侍候老太太,讓老太太寬心放心,請老太太一定要保重自己。”
程老太太微微仰著頭,強咽回眼淚,半晌才點頭道“辛苦你了,好好歇幾天再回去,跟你們奶奶說一聲我很好,嫂子侄兒、諸姐妹都好,已經在江寧安頓下來了,讓她別牽掛。雄南八哥兒那里,煩你們大爺多多費心。”
程老太太說一句,柳管事答應一聲,見程老太太沒別的吩咐了,告退出去歇下。
一家人又忙了一個多月,將大太太和六爺兩具棺木入土為安時,已經是六月酷暑了。
午后,李丹若一身寬大的麻布衣裙,戴著帷帽,帶著楊全夫婦,和姜彥明一起出了院門,往江寧城最繁華熱鬧的幾條街逛過去。
“前天逛了東邊,昨天逛了西城,今天咱們再把這幾條街逛一遍,這江寧城最熱鬧的地方,就算逛一遍了,有什么看中的生意沒有”姜彥明背著手,和李丹若并肩,緩步走著,說著話兒。
李丹若看著街兩邊的店鋪,“咱們在江寧只怕不能長住,那些大生意就算了,只能做些小生意,一是本錢要小,二是流轉要快,最好開張就能掙錢,這種生意就不能再求掙大錢,也就是掙點活泛錢,貼補貼補日常用度,你想想,這樣的生意,能有什么”
姜彥明用折扇敲了敲頭,有些不好意思道“生意上的事,我真是一竅不通,都要辛苦你了。”
“你們姜家,從太婆起,都不在意庶務經營,都不怎么把錢財看眼里,我母親也這樣,清高得很,從前,我太婆活著的時候,常常說我母親,吟詩作對,那也得吃飽了才能吟得出來呢。”李丹若一邊看一邊說著閑話。
姜彥明聽的笑起來,沖李丹若拱了拱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本書。”
李丹若沒理會兒他,指著前面一家極小的點心鋪子,笑道“去那里看看。”
點心鋪子極小,三尺來長一條柜臺,上面放著糙米糕等幾樣剛蒸出來的點心,李丹若示意楊全家的上前細細看過,又一樣買了一點,出了鋪子,接著往前逛。
姜彥明看著楊全手里提著的點心,福至心靈,拍著折扇笑道“我明白了,你是想開家點心鋪子這樣的鋪子,就是本錢小,流轉快,當天做出來,當天就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