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假期結束,楊沐梧結束在英帝國理工學院旗下哈默史密斯醫院為期十個月的進修生涯,帶著一篇影響因子5分的sci論文回國。
那是他出國之前就已經做了幾年的課題,如今終于有了結果和回報。
申城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醫生辦公室,同事們在分享楊沐梧從英國帶回來的手信,巧克力、黃油餅干、小熊軟糖和各種紅茶茶包。
有同事戲稱“要是再拿個三層的點心架來,一個一個擺上,再拿一套白瓷的茶具來泡上紅茶,我們這就是英式下午茶的標配了,老有腔調的。”
大家都笑起來,楊沐梧跟著笑了兩聲,電話響起來,他看了眼來電顯示,接起來喂了聲。
聲音變得比平時溫和許多,讓大家忍不住側目。
“是,特地寄給你的,不用拿回家里,我另外寄了一份回去。”
“你和陳葉哥的婚禮開始準備了嗎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我都好,休息過了你也是,多注意身體”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垂著眼笑,臉上笑意濃郁,眉眼都是柔和的。
同事好奇問道“家里人的電話”
“我妹妹的。”他笑著點點頭,告訴同事,“我妹妹快要結婚了。”
頓了頓,又補充道“和她的初戀,也是我從小就認識的一個哥哥。”
在很長的一段歲月里,陳葉一直是他的榜樣,是他前行的目標。
和陳葉認識的時候,他已經四五歲了,陳葉還比他大兩歲,那個歲數的小孩都喜歡跟大孩子玩,尤其是這個大孩子還懂得很多他不知道的東西。
比如坐飛機是什么感覺,飛機模型怎么拼,打狗棍法和降龍十八掌怎么樣,他都會誒,跟他一起玩肯定很有趣。
于是他和妹妹就這樣成了陳葉的小跟班,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小葉哥小葉哥地叫。
那個時候雙胞胎妹妹楊沐桐還是個圓滾滾的小孩子,胖乎乎的,臉圓眼圓胳膊圓,安安靜靜不愛說話,還有別的孩子欺負她,揪她的小辮子。
可是陳葉來了以后,就不許別人欺負她了,變成只有他一個人可以揪楊沐桐小辮子。
楊沐梧也曾經跟他說話,能不能不要欺負我妹妹了,也告過家長,可是陳葉很懂得詭辯,三言兩語就讓大人相信,他是在和楊沐桐玩,而不是欺負她。
回頭陳葉就警告他“下次你再打小報告,就把你開除出去,我再也不帶你玩了,我的模型和小人書你也沒有份。”
其他小伙伴也附和說對對對。
他頓時就猶豫起來,小孩子都怕被孤立,可是那個又是他的妹妹。
是楊沐桐拉著他的袖子,糯糯地跟他說“沒關系的哥哥,小葉哥哥沒有欺負我。”
他得了一個臺階,重新和小伙伴玩到一起,卻忽略了妹妹的真實想法,不知道她其實也怕被孤立,怕他不高興,所以才違心地說陳葉沒有欺負她。
后來想想,也許他們這對雙胞胎兄妹早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注定了未來越來越疏離的命運。
當他們漸漸長大懂事,陳葉已經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動不動就揪楊沐桐的辮子,他和楊沐桐也漸漸不再親密,比起他,會哄她笑哄她玩什么都惦記著她的陳葉,才更像是她哥哥。
十三歲那一年的暑假,天氣很熱,午后,他和陳葉帶著楊沐桐去游泳館,一直玩到傍晚才回來,剛回到家,保姆阿姨就讓他上樓去叫爸媽下來吃飯。
那個時候家里的阿姨還不是秀姨,父親楊致遠還沒當上院長,母親周悅也只是剛評上主任醫師沒多久,夫妻倆多年醉心于工作,極少理會家里的瑣事,對他和楊沐桐既要求嚴格,又疏于照顧。
他并沒有意識到這有什么不對,反而有點羨慕,覺得他們是在為理想拼搏奮斗。
生在醫生家庭,連吃飯都能聽到病例討論,他的理想一直就是要當一名跟父母一樣優秀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