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滿還是如往常一樣,日出而作,日落也堅持記完所有的實驗數據才休息,五月是最忙碌的一個月,必須把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好,種質資源,筆記,因為這些都要在月底帶回各自的實驗室,阮老師會帶領自己的團隊回首都農業大學,在實驗室里繼續研究,實驗室外,首都的大豆也可以種起來了。
宮勝看聶小滿的時候,會有種情緒,他不理解聶小滿為什么看上去和平時一模一樣,這幾個月說實話,海島炎熱潮濕的氣候他也不適應,有時候甚至還會在太陽最烈的時候,躲進屋檐,因為他覺得,艷陽下的勞作會讓他精疲力盡,他必須休息。
而聶小滿像個機器人,不管什么天氣,都穿著兩層衣服,帽子口罩,活脫脫的木乃伊式包裹,她沒請過一天假,也甚至沒有看過她休息超過二十分鐘。
到底是什么樣的意志力才能支撐她做到如此的地步,又或者她其實不是人,是個機器。把聶小滿看成機器以后,宮勝覺得這個世界的未解之謎又少了一個。
在所有收獲的準備全部做完以后,南繁基地這一年的科研工作就要落下帷幕了,在最后一次報告會結束,大家便都要回去,天南海北。
他們當中多半都會在下一年的九月末再次見面,也有一些這次回去恐怕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聶小滿是沒有報離開的希望的,在這段經歷的后期,周輔導員時不時的會找她談心說話,言語里都是各種暗示。
他們非常看好她,希望她能留在海島參與南繁的各項工作。南繁基地不只有那些科研候鳥,也有很多長期扎根在這里的人。
以前聶小滿的理想只是埋頭苦干扎根熱土,伴隨著科研的一步步深入,她面臨選擇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該選什么方向,該選什么導師,遇到機會要不要去長期扎根海島,她能不能行一次又一次的面臨選擇,聶小滿才知道原來自己接觸的科研世界是多么的廣博。
要不要留在海島,這個問題她想了很久,日也想夜也想只要有空隙她都要想想。老師推舉她來參加南繁,也是這是一個肯定也是一個鼓勵,肯定她在過往的學業中做出的成績,鼓勵她能更進一步見識更廣闊的天空。但,要不要回去呢
科研候鳥們帶著優質的種子資源和科研樣本,回去以后做進一步的研究,把南繁工作進行的更徹底,而聶小滿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實習生,她原本的實驗室并沒有進一步科研的條件,就是繼續曾經的項目和工作。
聶小滿和方華商量,方華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本來以為老師不要我,但現在我想去江南,跟著老師們做科研。”
“江南是魚米之鄉,水產豐富,占了天時地利的優勢,師兄,你能做出這個決定,我真的為你感到驕傲。”
方華“我覺得你既然想做,就留下來。”方華當然是支持她留在南繁基地的,只有真的優秀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機會。
“聶小滿你不是本來就憧憬袁老先生嗎雖然咱們這次沒有機會見到,但是如果你留在這里,你就不只是一個單一育種基地的人了,你會成為整個南繁項目組的核心成員,到時候就可以瞻仰這位老前輩了。這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除了這一點還能接觸到國內領先的很多技術,甚至日后與國際上的科學家們共同探討的機會也比回去要多。”
聶小滿有些猶豫,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她真的想把所有的優勢劣勢全部用sot分析思考一遍,但是即使她列了密密麻麻的兩頁紙,她還總是覺得有很多想不到的問題。
方華說“聶小滿你猶豫了嗎我還沒見過你這樣的樣子。”的確,在師兄面前自己好像還沒有猶豫過。
可是聶小滿的身上越來越癢,她心煩意亂。晚上她沖了個冷水澡,迫使自己的皮膚冷卻下來,一點一點的給身體每一寸涂上藥膏,然后又套了兩層外套,便離開宿舍,轉到了男生宿舍的樓下。
雖然已經接近午夜時分,但男生宿舍依然燈火通明,一方面好多人剛剛開完例會又趕回地里干活,干完活又回來趕報告。在今年的總結報告會即將召開的頭幾天,整個基地宿舍猶如北極的極晝。
小滿在樓下站了沒一會兒,就碰到了一個正打算回宿舍的男生,“你好,能幫我叫一下13號宿舍的宮勝嗎我報告里有一處問題需要馬上咨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