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堯山來說,確實是有一些部落在鎮守異族連通的通道,就像是當初他在磐石古界遇到的兩大部落。
但是想要鎮壓一條洞虛路,至少部落也要有實力才能,否則這就是去送死。
再從青陽氏來說,青陽氏在臘山勉強還算是個強大部落,出了臘山青陽氏算什么,說起來青陽氏真正坐鎮一方的時間也不過兩千年而已。
想要坐鎮這條洞虛路,那么代表著青陽氏要遠離臘山,舉族遷徙,這已經不單單是他自己的事情了,而是關乎整個青陽氏數萬部眾未來大事。
從崌岙洞虛路上來說,只有他自己心中明白,對面的那群野犀牛已經被他控制。
就算是青陽氏遷徙而來,至少數百年內這條洞虛路上安穩無虞,青陽氏同樣可以借助這些時間發展起來。
但是他知道又有何用,這種隱秘又不能到處張揚,人道宮又豈能相信青陽氏有能力鎮壓這條洞虛路。
對于堯山來說,崌岙洞虛路的安危,關乎著整個堯山北疆的安危,既然古就有先例,可以詔命強大的部族鎮守洞虛路。
那么為何堯山其他的地方的洞虛路有大部鎮守,崌岙洞虛路被封禁三百年來,卻沒有部落敢于站出來。
雖然心中思緒萬千,不過青陽桓的心動了。
這里承載了他的武道之路的一段無法磨滅的場景。
那些逝去的人族族兵,為他贏得了人道氣運的青睞,賜下了封號神將,這不單是恩情的原因,更有因果已經糾纏不清。
這是他這段時間以來,在鑄就封號神將后,對于一些事情的感悟愈發的加深,很多看似無意義的事情,然而卻足以在某一個時刻對于自身引動很大的影響。
“事在人為嘛,先前沒有部落敢鎮壓這條洞虛路,也是怕妖族反撲,這一次對面的妖兵被打殘了,可以說如今是堯山北疆受到妖兵沖擊最弱的時候,情況已經有了不同。”
“老頭子只是給你一個建議,這條洞虛路是你的武道征程的一個豐碑之地,至于如何決斷,你自己好好考慮一下。”
輕輕嘆了一口氣,石老踏破虛空,朝著崌岙洞虛路之外而去,他自然是看的出來,青陽桓歷經崌岙洞虛路的征伐,成長了很多,不再是那個初出臘山的年輕人了。
“想明白了就盡快去做吧,不要耽擱。”
聲音從空間傳遞而來,青陽桓看著石老消失在眼中。
不得不說石老的建議確實不錯,這是青陽氏的一個機會,一個跳出臘山那個小地方的機會。
而且這片大地上隕落的這么多血骨,帶回臘山青陽山的話,也并不容易,先前他組建青陽衛,就是想要趁機鉆個空子,帶回臘山。
石老離開,他沒有動彈而是盤坐在這座古山之巔,陷入了沉思。
半日后等到他雙眸再次睜開之時,原本眸子中散漫的神光凝實,已然有了決斷,遷徙到崌岙洞虛路上,對于青陽氏的未來發展來說,利遠遠地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