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間,郿城上空硝煙四起,火光大作,慘叫聲不絕于耳,猶如人間煉獄。
這一戰,隨著皇甫嵩被撤職,大漢在次遭受慘敗。
漢都雒陽,宮廷
由于前線適逢大敗,天子劉宏也慌了神色,立即召集群臣公卿商議。
一番決議下,復起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為副。
輔以卓為破虜將軍,慎為蕩寇將軍,并郡兵十余萬步騎屯駐美陽,以衛園陵。
一時,隨著張溫屯駐美陽后,遂、章亦進軍而來,溫、卓與之戰,卻是戰局不利。
無奈下,張溫只得固守城池,與羌胡進行拉鋸戰。
其間,也在羌胡與漢軍主力相持之時,趙云正與傅燮密謀著更大的計劃。
······
安定郡,臨涇城,傅府
此時,趙云與趙泉一齊登臨傅府,拜訪傅燮,道:“晚輩云,泉拜見傅先生。”
由于此時是以私交相訪,二人也沒有太過重視,在稱呼上卻是從官職引為先生。
隨后,傅燮也招呼其落座,然后安排家中為數不多的仆人前去沏茶。
落座完畢,傅燮揮手示意著:“幹兒,你先進入書房讀書吧,為父與趙軍侯、屯長交談。”
話音落下,一員年不滿十周歲、略顯稚嫩的小子站出,拱手應諾,不敢違逆,退出主堂。
旋即,一番客套下,傅燮率先說道:“二位賢侄,不知你等今日前來拜訪老夫,可是有何事?”
俗話云:無事不登三寶殿!
由于這段時日里,趙云時長與傅燮交好,二人卻是志趣相投,談論間皆有共同的志向,可謂是交談甚歡。
所以,這也導致連續以來,關系頗為良好。
聞言,眼見時機已然差不多,趙云肅然,拱手道:“傅先生,今日小侄與阿泉前來。”
“其一,是為了拜訪先生您,其二,也希望您能夠助我等一臂之力!”
頓了頓,繼續道:“隨著左車騎將軍免職而歸,我大漢軍士軍心幾乎一落千丈。”
“在與羌胡的爭斗中戰局極為不利,故此云等苦思冥想下,準備趁機突襲富平。”
瞬息間,傅燮頗感意外,不可置信,朗聲道:“突襲富平?”
“那可是北地羌人的主力所在,其周遭實力卻不是郁郅所能比的,賢侄確定?”
見狀,趙云轟然起身,錚錚道:“傅先生,云對于此計劃已經深思熟慮過,一定要突襲此地。”
“須知,如今車騎將軍在美陽與羌胡戰事僵持著,戰局不利。”
“我等既然身為大漢一員,便要為國家考慮,以大局為重。”
“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身為大漢將士,就要應盡守土職責。”
“而且,隨著連日來大破郁郅羌胡的消息傳出,涼州各郡慕名來投的壯士不計其數。”
“現如今,已經約莫將近兩千余眾,云有信心,與羌胡一戰。”
“兵法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了大漢的無上榮譽,云必當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努力奮戰,重現當年漢武雄風。”
一席話語侃侃落下,猶如醍醐灌頂般,亦連傅燮也不由震驚著。
驚于趙云的雄心壯志,為國盡忠的高尚品德。
一時,其對于趙云的欣賞幾乎更上一層樓!
轉瞬之機,傅燮拍案而起,高聲著:“好,說得好,我大漢如今風雨飄搖,正是需要賢侄這等忠義之士。”
“此計劃,老夫同意了,不知賢侄可有求于的,吾便竭盡全力相幫。”
短短的一番話,竟然有如此魔力,陡然將傅燮體內的熱血壯志給調動而起,不由出言附和著。
旋即,趙云拱手,輕輕說著:“傅先生,云希望您能憑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