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騎將軍被押解回京了?”
消息傳到安定,趙云此時卻是略顯平淡,對于此事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自從當時在董卓府邸外發現其不可告人的秘密后,便覺得此事絕不會那么簡單。
只是,由于趙云地位太低,壓根沒有話語權。
雖然想插手,卻也是感受到陣陣無力感。
不過這也更加激發了趙云想要向上拼搏的雄心。
“由此看來,當日阿云你所發現的董卓密謀,其目的便是在針對車騎將軍啊。”
此話出自從旁的趙泉,其在接到消息后,便一直深思著。
對此,趙云幾乎可以肯定,皇甫嵩被撤職押解回京,必定是董卓在背后推波助瀾。
畢竟,在其在投軍后,趙云便所見董卓的跋扈,對皇甫嵩極度忌恨。
而且,以其威望,皇甫嵩被撤職,董胖也是最大的獲利者。
總總情況結合起來,不難推斷,幕后策劃者就是董卓。
其實,趙云獻策,愿領軍進軍北地,襲擾羌人,未必沒有為皇甫嵩減輕來自朝中的壓力。
在投軍以來,卻也感受到皇甫嵩對己的器重,這也不由讓趙云升起了一絲濃濃的恩義心。
可想而知,要是郁郅大勝傳出,定能堵住朝中十常侍譴責車騎將軍的無建樹罪名。
只是,大勝來得太晚,這一切還是結束了,終歸沒有阻止住皇甫嵩被撤職,押解回京。
······
安定府衙
“哼,大漢如今本就世道混亂,天子卻依舊寵信宦官,陷害忠良。”
“天下盜賊四起,朝中公卿,宦官,外戚卻只知爭權奪利,置黎庶于何故?”
很明顯,作為都尉的傅燮也得知了皇甫嵩被撤職的消息,不由怒氣橫生,冷哼著。
對于傅燮來說,其常年在涼州,十分清楚此地的官僚民生情況。
為何近年來,羌胡會不間斷的斷斷續續起兵反叛,屢禁不止?
以傅燮所看到的,并不只是羌胡桀驁不馴,此問題卻是出在漢人內部。
涼州各地官員與豪強大戶相互勾結,肆意剝削當地民眾,甚至是羌人利益。
久而久之下,忍受不了壓迫,漢人只得與羌胡聯合,一同起兵反叛。
傅燮,蓋勛這等國士雖心知肚明,可奈何人微言輕,卻是無法改變現狀。
甚至,如今車騎將軍皇甫嵩受宦官的忌恨,導致被押解回京而去。
接下來,漢軍局勢卻會繼續雪上加霜!
皇甫嵩不僅能力極強,其家族出身涼州,世代為官,積展了與日俱增的聲望。
此聲望,就算是聲名漸起的董卓也壓根無法相提并論,涼州三明又有何人能超過?
其間,三明中的皇甫規便出自豪門皇甫家族。
······
郿縣,漢軍大營
隨著皇甫嵩被無端撤職,軍中的軍卒士氣在無限的下降,逐漸蔓延著。
當然,如此重大的情報羌人又如何不知,權衡一番后,邊章,韓遂決議,立即揮軍大舉進攻。
接下來,在羌胡的猛烈攻擊下,軍心渙散的漢軍如何能擋,連戰連敗。
一時間,漢軍大部只得放棄堅守已久的郿縣防線,徐徐撤離。
在破城后,眼見城中富庶的一幕,完全激發了埋藏在羌人內心的原始野望。
頓時間,便一發不可收拾!
無數的羌人縱馬城中,肆意掠奪,燒殺搶掠,幾乎無惡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