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來說,谷中的慘狀不足以言語來形容!
雖此時略微有幸存的羌人躲過山洪的沖擊,正在四處奔逃著。
可下一刻,漢軍士卒紛紛棄馬,結成步軍之陣,逐步在趙云的指揮下,向谷底殺來。
之所以會棄馬而攻,主要是由于山洪才剛剛褪去,谷中淤泥松動,洪水漸流。
這情勢卻是不適合以騎士發動進攻。
“將士們,瞄準幸存羌卒,發射!”
狂奔至谷底,趙云掌中銀槍一揮,便下令漢軍士卒,彎弓搭箭,向谷中掃射著。
經過一夜的深思,其心性已經開始發生轉變,沒有了先前的悲天憫人,逐漸接受了如今的身份。
對付異族,絕不能心存仁慈!
號令傳下,張二牛率先持弓,領導漢軍弓箭手上前,紛紛持弓而立,瞄準著。
“放!”
下一秒,隨著箭矢射出,遍布上空的箭矢便接踵而至,直直落入谷中。
轉眼間,箭矢所至,卻是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無處躲藏的羌人只能忍受著在箭雨中掙扎著。
“啊,啊!”
此起彼伏的嘶吼聲徐徐響起,鋒利的箭矢猶如一根根奪命的幽魂,射穿一名名羌胡身軀。
一時,羌人中箭倒地,血與水卻是逐漸交合在一起,染紅了谷底的山洪之水。
隨著漫天的箭矢所過,羌人的生存空間也遭到壓制。
箭雨過后,軍司馬趙云手持銀槍,高吼著:“全軍,攻擊,斬盡羌胡,平定叛亂。”
一聲由外而發的響亮聲,透徹著無盡的威勢,漢軍士卒一齊而攻。
亂軍中,趙云揮舞銀槍,沖殺在前,領軍入谷,長槍雷動,將幸存的羌胡一一掃落。
一番清掃下,漢軍將幸存羌人進皆斬殺,無一活口!
富平、靈武谷一戰,以趙云詐降、水攻之策,全殲數萬羌胡,重創先零羌。
此戰,可謂在次打出了漢庭在涼州之地的軍威。
很顯然,此役一旦結束,日后各地羌胡叛亂的頻率必將會大幅度降低。
戰役結束,傅燮準備領軍回返安定,向朝廷,天子稟告此次大捷,以振奮己方軍心。
只在現今,趙云卻是獻策道:“傅都尉,依云之見,我大漢此次既取得如此大勝。”
“是時候該運作一番,震懾涼州諸胡,讓其在斷然不敢小覷朝廷,臣服在大漢兵威之下!”
聞言,傅燮愕然,徐徐問著:“賢侄,不知你有何策?”
“都尉大人,云已經知曉,在廉縣北部,靈武谷西北方向,有一小廟,名為靈武古廟。”
“既以取得靈武大捷,我軍何不效仿皇甫將軍,聚羌之尸,以筑京觀,震懾涼州諸羌胡,以懾大漢威勢。”
一席話語,趙云卻是陡然提出筑京觀的方案,在場諸將皆神色一震,面色略顯欣喜。
京觀,是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一般為震懾敵軍,以提升己方軍威,而產生的一種手段。
在當初平定黃巾時,攻破下曲陽,皇甫嵩也曾下令斬殺十余萬黃巾軍,以筑京觀。
諸將在聞聽筑京觀之策后,之所以亢奮,也是由于在筑成后。
日后無論這京觀是否會落寞,消逝,可參與此戰的趙云以及諸將,卻都會名留青史,永世受后世民眾敬仰。
這莫大的榮譽也驅使著諸將的內心。
······
隨著深思熟慮下,傅燮漸漸也接受了趙云筑京觀之策,隨后暫時領軍撤至廉縣休整。
另一方面,也加緊遣眾緊急前往漢都雒陽,面見天子劉宏,向其稟告筑京觀的方案,請求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