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來說,現如今趙云所在涼州的功績,的確還不足以與之相提并論。
停頓良久,繼續道:“文臺兄,稱呼司馬卻是太過見外,你與云年紀相差十余歲。”
“如若不嫌棄,云以兄長相稱如何?”
在漢代,以兄侍之,一般是關系親近到很深的程度,就如劉關張那般。
趙云之所以如此提議,未嘗沒有結交孫堅這等真豪杰的心思。
據史熟知,其知曉,在后來的關東諸侯聯合討董,功績最雄厚的便是孫堅。
要無有孫堅在陽人、梁郡一帶大破卓軍,董卓也未嘗會遷都,以避其銳。
而且,董卓最為忌憚的關東諸侯,也唯有孫堅一人爾!
雖說其性格略微有些狂怒,殘忍,可勇猛善戰,大丈夫言出即行,也不愧為豪杰之士。
基于如此,趙云也有心與之相交。
聞言,孫堅內心也有交好的心思,欣然道:“好,既然賢弟不介意,那堅也便不客氣了。”
隨著一番客套下,趙云面露痛思之色,道:“文臺兄,你應該知曉,今日云為何要槍挑華雄,將之置于死地?”
見狀,暗暗思怍一番,尋思著:“賢弟,難道是因為董卓驅使羌人,養寇自重之事?”
“所言非虛!”
“其實,云之所以對華雄決議置之死地,也是由于軍階的問題。”
“須知,董卓如今貴為中郎將,云不過一介軍司馬,職務相差甚遠。”
“另外董卓在涼州羌胡眾,威望甚厚,此次六軍出隴西,唯其獨善其身,安然返回。”
“料想,朝廷也會再次對其加官進爵,讓其繼續固守涼州,抵御羌人。”
“只不過,文臺兄也知曉了,卓以自身威望,驅使羌人,以行養寇自重,借機壯大自身實力。”
“其野心昭然若揭,云在當日投軍時,卓無論對皇甫將軍,還是張溫將軍,都趾高氣昂,極為傲慢,藐視王法,輕視上官。”
“云不由思怍以斬殺董卓,免除后患,卻是無礙于軍階太低,而無能為力!”
“正逢卓以華雄前來挑釁,云正想以之首級,前來震懾董卓,讓其露出馬腳,好將其一舉拿下!”
“只是,可惜,可惜···”
一席話語脫口而出,趙云卻是惋惜不已,既有未大漢的處境悲哀,也有為無法斬殺董卓悲嘆。
眼見趙云身懷同樣的想法,孫堅不由頓時興高采烈,猶如找到知音般。
“唉!”
“賢弟所說,兄又何嘗不知?”
“只是,堅也數次勸誡車騎將軍,以斬殺董卓,免于禍患,可是···”
話音未完,可意思卻極為明確,那就是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
這一刻,孫堅與趙云暢談一番,卻是猶如天涯淪落人,身懷同樣的想法,卻是無法施行。
反而將趙泉晾在一旁,作為了陪同者。
亦是趙云,或是孫堅,皆有誅卓的想法,可惜卻都以無法實現而哀嘆著。
帳中充斥著一股悲憫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