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雖在涼州縱橫許久,卻也未認識所有屯將。
等待片刻,張大牛徐徐將這員治軍嚴謹的屯將帶到跟前。
旋即,屯將拱手抱拳,施禮道:“趙司馬,鄙正在訓練軍士,不知召見,可是有何要事?”
“呵呵!”
“也無要事,只是本司馬適才正巡視而來,卻是聽聞了你訓斥犯錯軍卒的一席話語。”
“云倒是極為感興趣,卻是召見你,認識一番。”
聞言,緩緩思索半響,趙云卻是呵笑一聲,徐徐道。
耳聽司馬之言,這屯將也不在猶豫,恭敬稟告著,其言行之間盡顯禮儀,卻是唯有任何逾越的地方。
“鄙姓徐,名諱榮,字國興,遼東襄平人,現居軍中屯將。”
短短的一句話語,屯將便自報家門,讓趙云知曉其名諱。
可此刻,趙云聞聽,腦海里卻是猶如炸鍋般,暗暗道:“徐···徐榮?”
“他就是史上那位梁郡破孫堅,滎陽破曹操的名將徐榮?”
要說為何趙云會對徐榮如此驚訝,主要是其戰績實在是強悍。
徐榮,原史上是遼東襄平人氏,后遷徙玄菟郡,隨后不知何原因,投入了董卓麾下。
卻是成為了西涼軍中的一員,在董卓進京后,受封為中郎將,位高權重。
雖然史書對徐榮的記載不多,可其能力卻是毋庸置疑。
其先,在西涼諸將出關劫掠梁郡時,徐榮便在其東領軍擊潰孫堅,使其大敗。
孫堅的戰績有目共睹,其無論勇武還是統軍,都極其強悍的。
可就是如此一位人物,卻敗在徐榮之下,由此可見,其能力不遜。
緊隨其后,在董卓焚燒京都洛陽,遷都長安時,曹操領軍追擊,卻萬想不到,徐榮竟然伏兵于滎陽。
一戰大破曹操,此戰也差點讓曹操殞命。
接連大敗三國兩大集團的奠基人,徐榮能力可見一斑?
可惜,就是如此的一員大將,卻在董卓被設計殺害后,在領軍抵抗西涼軍反攻長安的戰役中,死于亂軍。
不得不說,這莫不是一件惋惜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徐榮治軍嚴謹,極為擅長練兵。
如若要說,高順是漢末攻城悍將,那徐榮無疑是極擅于防守的將領。
只是,正是這樣一名悍將,趙云前世翻遍三國志,卻都未找到其單獨的傳記,實是悲哀啊!
同樣,徐榮戰死也頗為惋惜,擁有極強的能力,卻還未發揮出應有的實力,便戰死沙場。
震驚過后,趙云也緩緩回過神,詢問著:“徐屯長,本司馬有一事不明。”
“既然你祖籍遼東,那為何會千里迢迢,奔赴涼州,抗擊羌胡呢?”
的確,由于徐榮缺乏應有的史料,其前半生的事跡幾乎是一片空白,壓根無從考證。
所以,趙云也急于了解徐榮的生涯。
聞言,徐榮依舊面無表情,恭敬回答著:“稟告趙司馬,鄙會前來涼州戰場。”
“也與段太尉有關,當初其領軍西征西羌,東羌等叛亂時,曾覲見天子,面向全國征召義士。”
“當時,榮也正為少年,熱血沸騰,也辭別家鄉,千里迢迢,奔赴涼州,投入軍旅。”
“隨后跟隨平定羌亂,前后共經歷一百八十余戰,皆在段太尉的領導下取得大捷。”
“由此,各地羌胡皆被打殘,羌亂由此消沉,宣告平定!”
“可惜,卻因涼州三明被調入京城,或者已然故去,羌胡卻也逐漸開始死灰復燃也。”
只說,徐榮提到追隨段熲時,這員鐵血志士卻都不由流露出真情,懷念著那位曾經縱橫涼地,威震羌胡。
以鐵血手段殺得羌人膽寒的名將。
由此可見,段熲以鐵血之力,殺出了大漢軍威,也讓武人以此為榮!
ps:徐榮的字未有記載,所以杜撰為“國興”,說明一下。
其實徐榮也算是漢末一顆璀璨的將星了,只是不知什么原因,無論是三國志還是后漢書,都沒有單獨的列傳,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種可惜。
所以,在書里,我想改變一下徐榮的人生,讓他不這么盡快的戰死,早早的籍籍無名死去,可以追隨趙云,揚名天下。
徐榮,也算是我比較惋惜的一員名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