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出一種不畏強權,不依附雒陽的任何一方權貴,保持中立!
只有如此,才能表現出對漢室的忠臣,讓天子大為意外,隨之對其重視。
對于趙云這等無任何背景的外將來說,輕易站隊,只會被碾壓在歷史長河中,骨頭都不剩。
平羌名將段熲,其一生算是戰績顯赫、功勛卓著吧。
可結果怎樣,只因依附宦官,其結局卻是在黨爭當中,成為了政治犧牲品。
由此可見,外將無論在如何顯赫,一旦涉及到朝中利益之爭,那也極度卑微渺小。
······
接連數日,趙云皆日日沉浸在館邑當中,閉門謝客,不主動拜見任何權貴。
天子劉宏亦還未下詔,召其入宮。
一時,雖其未有絲毫動作,趙云也未急躁,繼續保持平常心,待在館邑。
每日閑暇之余,要么便持槍在場地中習練槍術,或者便與諸眾一道,談心培養交情。
連日來,張大牛,張二牛甚至是徐榮,都所為趙云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雖然趙云為校尉,可性格卻是極為隨和,在平常當中,只要不觸犯軍法,亦不會隨意打罵軍士。
所以,正是總總因素,卻是讓百余軍士徹底歸心,成為其私卒。
只不過,這日忽然間,館邑外卻是貴客到來。
“阿云,邑外大將軍之弟,越騎校尉、河南尹何苗求見,不知是否召見?”
“不見,將之驅逐而去!”
聞言,趙云陡然眼中金光暴漲,直接冷冷道。
何苗求見,他心底亦十分清楚,這必是何進為拉攏自身,先行派遣其弟前來試探口風。
對于趙云這等既擁有能力,又立下戰功的將領,何進是十分希望將之吸入幕府的。
畢竟,十常侍雖權勢頗大,可也僅僅限于內廷當中。
他們的一切權利皆是皇帝所給,當今天子一旦駕崩,何進可立即擁兵入宮,行立帝之事!
如此,就算宦官勢力在如何根深蒂固,本質上卻也無法與擁有兵權的外戚所抗衡。
要不是原史上何進太過愚蠢,自作聰明,以袁紹之策,號召外軍入京。
其又豈會身損宮中,命喪閹黨之手?
不過,如今雖何進有心結交趙云,可為了自身安危,不受天子的猜忌。
趙云亦是斷然謝絕何苗的召見,在雒陽這宮廷當中,要想獨善其身,唯有劃清界限,才是正途。
如此間,謝絕何苗,避免與外戚產生接觸,也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
館邑外
徐榮接令后,領十余名軍士,昂首踏步,持劍屹立于出。
“何校尉,依趙校尉之令,不愿與之會面,你等還是請回吧。”
此話極為高漲,方圓四周皆依稀可聞,其態度也極為不友善。
話音落下,還不等何苗反應而來,徐榮便已經繼續領軍卒回返,隨之緊閉館邑,閉門謝客。
眼見趙云態度明確,直接拒絕,何苗一時雖面色不善,可也未多做糾結,領從旁一眾士子,徐徐離去!
可未有人料到,此時其面色陰沉,直接將不識抬舉的趙云給緩緩恨上。
直到諸眾散去,一員身材相對矮小的小黃門才飄然站出,面容漸笑,眼眸閃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