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這些都只是余子峰的個人想象,他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一切。
而且,他也發現了這件事情的矛盾點如果自己真的是別人想象出來的存在,自己又怎么會自主想到是被想象出來的這回事兒呢
難道還有夢中夢
就像盜夢空間里一樣,我們有多重夢境。
我們在想象中想象是別的想象
余子峰的意識一直漂浮在這片“黑域”之中,做著“熱血沸騰”的獨立思考。
難道說,自己意識進入的這片“黑域”就通往高維度世界尋找真相的途徑
也就是說,自己的意識正在順著自己的牽線木偶在尋找自己存在的本源
想到這,余子峰的意識有些興奮了起來。
因為他之前就在片沒有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空間之中意識到了一雙眼睛的存在。
原本虛無的黑色世界,因為一雙眼睛的出現而有了方向。
這就像是在找到了一個坐標原點。
余子峰驅使著自己的意識迅速向那雙眼睛的方向靠近。
但這里規則果然和地球世界的規則不一樣。
不是你沖一個方向奔跑,就會離著那地方更近的。
這種感覺讓余子峰想到了論語中兩小兒辯日的故事
孔子向東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爽,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后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而我們現在科學可以證明,早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其實距離我們幾乎一樣遠。
但我們古時候人類所參悟到日常邏輯,已經不能夠解釋這種太陽忽冷忽熱,忽大忽小的現象。
余子峰現在離著那雙眼睛的距離就讓他感到費解。
明明自己感覺那雙眼睛在那里看著自己沒動,但自己為什么卻很難接近它呢
是它在故意躲著自己嗎
余子峰非常確定,這雙眼睛,和上次出現的那個白胡子老頭的眼睛不一樣。
這雙眼睛似乎充滿著一種戾氣,有點兇惡的感覺。
但相對于這種兇惡的感覺來書說,余子峰想要得到答案的感覺更為猛烈。
所以他現在拼了命得想要接近那雙眼睛,看看它到底是誰的眼睛。
是那個正在操控著自己一切行為的“玩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