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病時,總愛胡思亂想,疑心甚重,病好了又有點想衛持,剛想把他召進宮來輔政,又被欽天監遞上來的折子給堵了回去。
代表儲君的太微星居然亮過帝星,皇帝心里有點堵,暫時按下讓衛持回宮輔政的念頭,先把德寧長公主請進宮喝茶。
皇帝將欽天監的折子拿給德寧長公主看,面上一派的風輕云淡,眼角余光卻有意無意地掃過德寧長公主,每個細微的表情都不曾放過。
德寧長公主看過奏折,起身直接跪了,紅著眼圈一個勁兒給皇帝賠不是,說自己沒把衛持養好,辜負了皇帝對她的信任,請皇帝降罪云云。
皇帝嘴角抽了抽,趕緊扶長公主起來“長姐一心為朕,朕銘感五內,又怎么會怪罪于你”
兩人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弟,德寧長公主是什么脾氣秉性皇帝最清楚不過,可長姐是好的,安國公趙守成卻未必。
不然怎么文臣為立儲鬧成那個鬼樣子,武將從始至終都不曾摻和進來,到底是明哲保身還是暗度陳倉
衛持是在安國公府長大的,自然跟他們最親,扶植衛持登基,安國公府必然榮寵更盛。
屆時主少國疑,安國公文武雙全胸有韜略,趁勢篡位也不是沒可能。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皇帝萬萬沒想到,安國公賦閑多年,在武將中還有如此威望。
又想起安國公當年為娶長姐急流勇退,他當時就覺得事有蹊蹺,趙守成怎么看也不像是色令智昏的人啊
如今想來,恐怕另有深意。
更何況衛持生母也是趙守成帶回來的
好大的一盤棋啊
面對這么有耐心的棋手,皇帝不禁后背發涼,攙著長公主的手都有點抖。
“最近立儲之事鬧得沸沸揚揚,朕被他們吵得頭疼,想聽聽長姐的想法。”皇帝語氣越發親昵。
德寧長公主哪里知道皇帝心里的彎彎繞,忽然想起趙守成的話來,一邊給擦眼淚一邊道“立儲之事牽扯太大,衛持又養在我身邊,理應避嫌才是。”
皇帝一聽就是敷衍之詞,心里越發不是滋味。
長公主說完又覺得皇帝問到她,她這樣敷衍似乎不太好,沒忍住話鋒一轉,啐道“依我看,宗人府和禮部就是吃飽了撐的圣上春秋正盛,衛持才十幾歲的年紀,心性未定,此時嚷嚷著立儲也太早了些”
關鍵她還沒把衛持養好,成了紈绔。
這時候提立儲,不是誠心給她上眼藥穿小鞋嗎
長公主不知道自己這話正中皇帝下懷,皇帝看長公主的眼神越發真摯,他就知道長姐總是顧著他的。
長姐顧著他,他也不能不管長姐,萬一趙守成心懷不軌,長姐必然受到牽連。
到時候什么都晚了,他決定提前探探趙守成的底,再想辦法敲打敲打,讓他投鼠忌器不敢行那大逆不道之舉。
可趙守成賦閑在家,行事向來低調,要怎么試探敲打呢
皇帝忽然想到了衛持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