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長公主為了留下皇帝唯一的兒子,忍痛將尚在襁褓的大姑娘送出城去,卻遭了匪患,至今下落不明。
從此長公主便有了心結,總想生個女兒,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又接連生了三個兒子。
這個小院便是長公主當初給大姑娘留的,卻陰差陽錯讓薛寶兒住了一回,也算有緣分吧。
京城里的達官貴人都知道長公主喜歡女孩兒,尤其是漂亮女孩兒,想認干親的不在少數,甚至有人愿意把女兒交給長公主撫養,陪伴長公主。
可長公主愣是一個也沒看上,只說沒緣分。
眼瞧著天上掉了餡餅,薛寶兒卻連眼皮都沒抬一下,連桂嬤嬤都有些佩服這個小姑娘的定力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屋里沒人接話,場面有點尷尬。
桂嬤嬤在心里嘆氣,看來是碰上硬茬了。
她伺候長公主這么多年,自然知道長公主心中所想,所以才想出這么個主意。
長公主認薛贊善為干女兒,既可以將今日世子爺搶人的事圓過去,也能斷了世子爺對薛家女的那點子想法。
一舉兩得。
平心而論,桂嬤嬤覺得認干親這事薛家不但不虧,還賺大了。
以薛家商門的卑賤地位,就算薛家大姑娘進了公府,也只能為妾。
世子妃想都不要想。
便是長公主答應,皇帝也不可能同意。
與其嫁人為妾,將來看世子妃的臉色,兒女都要低人一等,還不如認了干親。
有長公主義女這重身份,將來何愁找不到好人家
莫說忠順王府的庶子,便是嫁嫡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萬萬沒想到,這小姑娘居然不為所動。
薛寶兒其實沒想那么多,她現在只想見衛持一面,提醒他一句,道謝過后趕緊回家。
朝斗、宮斗和宅斗,她是半點都不想摻和。
眼瞧著日暮西山,長公主有點沉不住氣了,給桂嬤嬤使了個眼色,桂嬤嬤會意,笑著提議道“長公主想要個女兒,薛家也盼著有個靠山,不如薛贊善給長公主磕個頭,兩邊都有了著落。”
又是說親,又是認親,再待下去估計還有幺蛾子等著她。眼見天黑了,衛持還沒回來,薛寶兒心里記掛著母親和兄長,便起身朝長公主福了福“本想等世子回來倒個謝,又怕等久了,母親懸心。”
說完向長公主告辭。
好家伙,還想長公主求她不成
桂嬤嬤白眼都快翻出來了。
長公主也很郁悶,從來都是別人求她巴結她,她還是頭一回這么抬舉人,沒想到人家還不領情。
可咸巫山離京城不遠,衛持就快回來了。
長公主也顧不上端架子,一把拉住薛寶兒的手,將她拉到自己身邊坐下“我瞧著你好,想認了你做義女,你可愿意”
長公主把話都說白了,薛寶兒雖然不愿,卻也不好拒絕,畢竟薛家以后還要在京城混,沒必要得罪權貴,特別是長公主這樣的皇親國戚。
薛寶兒只好裝作才聽懂的樣子,受寵若驚地道“多謝長公主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