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老三欲言又止,老五則朝老七輕輕努了努嘴。
誰讓他平時和四哥關系最好呢,老七撓了撓腦袋,等長命把銅盆端出去才賊兮兮地道“我聽說韃子這回結了盟,還選了個可汗出來,在長城之外集結重兵,不像從前的小打小鬧,要大打仗了,是不是”
衛持就說昨天誰在書房外面聽墻根呢,連他都察覺到了,安國公卻毫不在意。
原來是老七。
昨夜安國公把他讓到上院的內書房,拿了鴿子腳上的傳書給他看,衛持才知道西北草原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不但借著旱災統一了草原上零散的部落,居然自立為王當上了可汗,公然在長城以北集結重兵,妄圖南侵。
“十天之后,西北軍的邸報也該到了。”
安國公面色凝重地看向衛持“如今南澇北旱,國庫空虛,軍餉已是寅吃卯糧。西北軍的軍需并不充足,已經有一年多發不出餉銀了。將士們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一邊操練一邊下地種田,戰力受到很大影響,再這樣下去,守邊都成問題,更別說打硬仗了。”
“西北大旱,草原上的日子同樣不好過,聽說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否則那個叫沁格爾丹的便是天縱英才,也很難在短短數月統一草原大大小小二十幾個部落。”
安國公的目光有一瞬間的銳利“據說那個沁格爾丹就是打著攻進長城內的旗號,才被擁立為可汗的。”
“這個您怎么看”衛持自知閱歷不足,特別是在軍事上面,非常虛心地向安國公請教。
安國公也沒跟他客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需要銀子,很多銀子。”
萬萬沒想到,平日在長公主面前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安國公,居然會說出如此直白的話來。
打仗需要銀子,很多銀子,這誰不知道,還用他說嗎。
關鍵是國庫空虛,一邊要賑災,一邊要打仗,一時半會兒拿不出這么多銀子來,怎么辦
衛持差點被氣笑了“所以”
“所以國庫指望不上,就得想點別的辦法。”安國公建議道,“比如跟忠順王府聯姻。忠順王靠軍功起家,深耕西北多年,想來有他自己的一套東西。我聽說他曾派了心腹偷偷與草原上的胡人做生意,靠倒買倒賣賺了不少銀子,十幾年下來數量十分可觀。”
“這些錢,少量用來養活西北軍,大部分都進了忠順王自己的腰包。”安國公氣定神閑地分析著好兄弟的腰包,“若皇室能與忠順王府聯姻,還愁打仗沒銀子嗎”
衛持算是看出來了,所謂的西北軍一邊打仗一邊種地,其實都是假象,是為了逼迫朝廷補足軍餉故意擺出的障眼法。
可話又說回來,西北軍畢竟是朝廷的西北軍,不是忠順王的,軍餉理應由朝廷來供給,斷斷沒有讓忠順王自掏腰包的道理。
“聯姻好辦啊。”衛持坐在安國公對面的太師椅上,壞心眼地掰著手指頭點名“仁親王衛駿、禮親王衛騁,還有貞和公主、靜嫻公主細算起來,皇室可供聯姻的人還真不算少。”
他笑容惡劣地望著安國公“不夠的話,回頭我讓宗人府擬一個適婚的名單出來,麻煩國公爺跑一趟忠順王府,請他老人家隨便挑。”
“你”安國公氣定神閑的表情差點裂開。
衛持太聰明,又很敏感,有時候腦子里的彎彎繞比內閣那幫老家伙還多,可長公主偏讓他拐彎抹角地逼衛持就范。
他就說不行,但架不住長公主天天在他枕邊吹風,說皇帝正在考驗衛持,絕不能有半點行差踏錯,更不能像上次似的犯顏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