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要活下去,還要好好活著,將女兒護在自己的羽翼下,看著她一天天長大,看著她嫁人生子,將來他還可以教外孫讀書識字。
原來活著,除了精忠報國,還可以有更多精彩的內容。
想通了這一切,林如海仿佛走出了死胡同,頓覺天高地闊,豁然開朗,就連坐在上首的衛持都變得親切起來。
他猛地起身,沖著衛持就是一拜“多謝監國指點迷津臣之去留全憑大人做主”
這是答應了
就怎么簡單
衛持被他嚇了一下,忙將他攙扶起來,笑道“大人以為戶部如何”
林如海對鹽政鹽運如數家珍,不去戶部真是可惜了。
“全憑大人調遣。”在能保命的前提下,林如海自然愿意繼續做老本行。
衛持在腦子里把戶部的官職草草捋了一遍,覺得以林如海出色的才能和驚人的政績,給個尚書都不為過。
現在這個戶部尚書花錢倒是一把好手,卻想不出半個賺錢的法子,古板得嚇人,很不合他的胃口。
朝廷都窮成這個鬼樣子了,他提出給武舉開恩科,怎么也能賺個幾萬兩銀子應應急。吏部兵部都沒意見,偏戶部這位“財神爺”在那兒支支吾吾跟他掰扯什么祖制,什么先例,什么章程,什么禮法。
直接把衛持氣笑了,當面告訴他“爺就是祖制,就是先例,爺是章程,也是禮法,懂了嗎”
然后讓人把戶部尚書從御書房給“請”了出去,眼不見心不煩。
眼前這個外方內圓的林如海倒是很對他胃口,只可惜從前官位太低,若驟然從七品拔到二品,恐怕難以服眾,也怕他一時適應不來。
衛持決定先緩一緩,示意林如海坐下,隨口道“那就戶部侍郎吧。”
林如海差點一屁股坐空,伸手扶了下椅背才重新坐回原來的位置。
地方官通過各種關系調回京城,能平級調動就算好的了,低個一級、半級都是常事,還沒聽說有升官的呢
連升幾級,怕是做夢都不敢想的。
林如海覺得怎么也得感謝一下監國大人,誰知門外忽然有人稟報“世子爺,有人讓小的過來問您餓不餓要不要進些宵夜還讓小的提醒您一聲,熬夜傷身體,差不多得了。”
“”
衛持一聽就知道這個“有人”是誰了,還“差不多得了”,是怕他為難林如海吧。
林如海感激的話到底沒說出口,就見衛持站起身來,甩給他一句“回去等調令吧”,就一陣風似的出了書房,動作之快,他都覺得是自己眼花了。
回到內宅上院,薛寶兒果然還沒睡,見他來了忙不迭地吩咐丫鬟把煲好的蓮子百合甜湯端上來,一邊招呼他喝湯,一邊笑吟吟地問“林大人同意留在京城了嗎”
衛持捏著湯匙,反問“先喝湯還是先說林如海”
到底看看是他重要還是林家表妹的事重要
“先喝湯,當然先喝湯,什么正事能比監國大人的身體還重要”
薛寶兒說著畫蛇添足地端起湯碗放在唇邊吹了吹,這才將碗重新推回到衛持手邊“溫的,可以喝了。”
小廚房里煲好的湯水端上來時都是溫的。
衛持卻不買賬,盯了那湯碗一眼“真是溫的”
“不是嗎”她忙吩咐丫鬟去拿湯匙,卻見衛持把手里的湯匙遞了過來,薛寶兒接住,將信將疑地舀起半勺湯汁放進口中品了品。
溫溫的,剛好入口。
她抬眼看向衛持,衛持便伸手問她要湯匙,薛寶兒“哦”了一聲乖乖把湯匙還給他,衛持也舀了半勺喝下,輕輕“嗯”了一聲“是溫的。”
薛寶兒“”這什么毛病。
可不知為什么,耳根慢慢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