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有這一茬。
若薛寶兒不是穿來的,或者沒讀過原著,并不知道梅家的涼薄,也許就被人騙過了。
偏偏她什么都知道,薛寶兒挑眉問“敢問媽媽,貴府有幾位少爺”
楊媽媽一頭霧水“兩、兩位。”
“與我家小妹定親的是哪一位”
“我家大爺。”
薛寶兒“哦”了一聲“也就是說,貴府悔婚了。”
楊媽媽“”您才知道嗎
薛母沉了臉,薛寶兒卻半點也不意外,梅家就是這個尿性。
她只是有點懷疑對方的話,于家好歹是淑妃的娘家,靜嫻公主的外祖家,當不至于滿大街拉郎配,明知人家定了親還要霸王硬上弓。
“那就沒什么可說的了。”薛寶兒攤攤手,“兩家既無舊親,也無來往,確實不該收這份年節禮。”
她朝邢岫煙使了個眼色,邢岫煙立刻會意叫了人進來架起楊媽媽。
楊媽媽還要掙扎,聽薛寶兒又道“安國公府正與宮里議親,回頭見著淑妃娘娘定要說一說的,免得于家在外強搶民男,帶累了娘娘和公主的名聲。”
楊媽媽后背生涼,還有這事
也不敢再留,也不用人架,腳踩風火輪回梅府去了。
楊媽媽不說,梅夫人都快忘了老大媳婦跟她提過,說長公主有意讓安國公府二爺尚公主,與皇室親上做親,好像已經口頭定下了靜嫻公主。
駙馬只能領虛職,弄不好還要看公主臉色,所以本朝的公主,除了長公主,都嫁的不是很好,據說先帝最小的妹妹居然嫁到了商賈之家。
老大媳婦當時還笑著跟她說,淑妃娘娘為了靜嫻公主的婚事籌謀許久,請托皇后出面才口頭定了下來,能嫁進安國公府可以說是靜嫻公主最好的歸宿了。
為此淑妃娘娘還專門召了于家老夫人進宮,請于家老夫人約束于家眾人,不要鬧出什么亂子來。
誰知亂子出在了他們家
要是在這個當口毀了靜嫻公主好容易得來的親事,就不是和離這么簡單了,淑妃娘娘還不得活吃了他們家。
梅夫人額頭冒汗,也顧不得臉面了,忙忙地親自登門給薛家賠禮。
誰知薛母并不領情,薛寶兒也是只但笑不語,梅夫人只好使出殺手锏“二房大姑娘早晚要嫁到梅家來,夫人何苦置氣,將來親戚難做。”
言下之意是,薛寶琴是二房的姑娘父母俱在,還輪不到薛母這個大伯娘為她的婚事做主。
薛母早把薛寶琴當成自己親閨女了,聞言氣得捏緊了帕子,只恨自己嘴笨一時竟接不上話。
“哦”薛寶兒挑眉,“夫人為何如此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