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向家奶奶和孫女的英語口語對話練習,小院子里好多來看做粉條的,臉色都是稀松平常的樣子,又讓陳家兄弟驚愕不已。
向濤還特意為他們解釋,說這是他家祖傳的,一大家子都是和他奶奶學的,陳家兄弟還說了你們家太厲害了,都是有學問的人哪,難怪呢過賺那么多錢。
“陳師傅,趕緊露一手,我們還要等著上班呢”在眾人的催促下,陳家兄弟開始干活了。
長這么大,好多浦東人吃過的粉條不計其數,可就是誰也沒看加過粉條是怎么做出來的,另外就是想看看向家這回的粉條師傅手藝如何。
小院里,一口大鍋正在燒水,一塊案板,兩口大缸,外加幾個木頭架子。
廂房的廊檐下,向濤家隔壁的李大虎李小虎,顧能的父母,以及苗壯;田雨禾;何國光,他們都眼睛都的不眨的在看著。
就看到陳立誠把半盆山芋粉倒進大缸里,陳立義隨即又往缸里倒進一盆滾水,陳老大隨手拿起邊上備好的棍子就開始使勁的攪合,一直攪到缸里的山芋粉呈半透明的糊狀。
然后又是半袋子山芋粉倒進去,陳老大還是一個勁的攪合。這還不算,兩兄弟還交換下,繼續猛力攪動。
邊上顧柄強還說了,看來這做粉條還是挺累人的,一天也做不了多少。
苗壯下場說,陳老大你在邊上指點,我力氣大,我來替你攪。
“讓他攪,他會武功,力氣很大的。”隨著向濤的一聲令下,苗壯動作飛快,遠比陳家兄弟攪合的好。
陳立誠還夸獎說,這位兄弟兩條膀子有力氣,倒是最粉條的好苗子。
攪合好的山芋粉呈稀糊狀,陳立誠還將其搬到案板上,像揉面似的繼續用力搓揉。
顧柄強還問了,這是什么意思?
陳老大:“揉一下,做好的粉條吃口上更有彈性。”
向濤這邊,大鍋里的說有開了,咕嘟咕嘟的在翻滾。陳立義往鍋里添上半鍋涼水,把他們從魯南帶來的應滿是洞眼的大盆子給掛在大鍋上。
這點不用問,大家都明白,這是漏粉條最重要的工具。沒有它,粉條就呈一坨一坨的,而不是一根一根的。
粉白色的山芋粉團被放進漏斗里,很快就有一根根的粉流了出來,在鍋里又很快浮起來,變成了半透明的粉條。
陳立誠又拿了棍子,將大鍋里的粉條撈起來,掛在預備好的竹竿上晾干。
“哦,原來粉條就是這樣做出來的。”顧炳強恍然大悟。
他還問陳立誠:“啥時候可以試吃啊?”
“心急,晚上就可以吃了。”
顧柄強說晚上山芋粉燒青菜,試試口感。
其他人也說晚上過來拿點回家,試著做做。
顧炳強要走,向濤還跟了上去,小聲的問:“爺叔,你看我家的粉條要出售,你看定價多少合適?”
“嗯。。。。。。”顧炳強想了好久說:“我看五毛最合適,多了想買的人就會少很多。”
“好吧,村里六毛,市里七毛。”
顧炳強大奇,還問了我說的是五毛,你為啥要頂六毛七毛?
向濤貼在他的耳朵邊小聲說道:“你是站在農村人的立場上說話的,滿腦子就是如何便宜,小家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