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赤佬你怎么說話的?”等顧炳強想要收拾向濤時,看到他早就溜了。
“個赤佬”顧炳強無奈的搖搖頭走了。
到了晚上,向家的小院里掛滿了一串串掛在竹竿上;淡青色的粉條,一根根晶瑩剔透,像玉石雕刻出來的一樣。
顧炳強下班了,又來到向家小院,這回他還帶來一把手槍鉆,和一個黃銅做的東西。
向濤笑道,爺叔;清菜都準備好了,就等你來試吃了。
顧炳強擺擺手說不急,我有好東西要教給你們。
他還把陳家兄弟找了過去,把黃銅做的不知名的東西裝在手槍鉆上,再讓向濤插上電,顧柄強手指一扣,手槍鉆飛快的轉動起來,再往攪拌山芋粉的大缸里一放。
“看看,是不是能省點力氣?”
陳立誠又用了點粉試了下,就連外行的向濤都覺得速度比原來快了許多,而且還省力好多。“靈額靈額。”向濤不住嘴的夸,還說你機器就是比人力快的多。
效率一提上來,相應的成本上就下降了好多,向濤心里美滋滋的。
“來來,都嘗嘗味道”奶奶從灶房端來一大盆子清菜燒粉條。
大家都拿了筷子,每人挑上一筷子入口嘗嘗新作粉條的口感,至于味道那是其次的。粉條本來就沒味,需要靠鮮湯來給它提味。
“好吃,彈壓,還筋到”這句話顧柄強使用普通話說得,陳家兄弟一看自己的產品很受歡迎,也欣慰的笑了。
書院村的向濤家做粉條了,而且還是做得極好的!
隨著顧炳強;唐云山和其他是吃過的人四處宣揚,馬上就引來了一批家境還算富裕的人家來購買。
向濤還仔細的觀察了下,六毛一斤,前來購買的人大都是一斤,兩斤的購買,他心說來買的人還不少,看來價格定得還算合理。
村上人試吃說好不算,向濤又拿些了送給張宏北試吃,這位老先生的嘴巴可是很刁的,味道不好的東西,他只吃一口就要開罵。
還有夏琳,沈楠家里,他都多少送了點,要他們試吃。
很幸運,向濤家的粉條在這幾家都收到了好評,尤其是沈楠家里,他家的祖籍也是魯省,對老家手藝可謂是贊不絕口。說是過年時,一定要稱上幾斤回來燉肉吃。
美食家張宏北也說這樣的粉條還算過得去,過年時可以要是沒有龍口細粉的話,還可以吃吃。
初步成功了、這還不算。
向濤最主要的幾個分銷商,做出來的粉條最終還要靠他們銷售出去,不讓他們嘗嘗口感,怎么向顧客推銷?
于是;魏清華來了,王強而已來了,楊輝;徐蘭英都先后來過向家,品嘗試吃。
同樣是青菜燉粉條,大家也說這種粉條口感極好,是他們從來沒有吃到過的最好;最頂級的山芋粉條。
一句話,這樣的粉條可以上市銷售!
向濤信心大增,開始日夜趕工,每天以好幾百斤的速度積極儲存,以備過年前的采購大潮上推出來。
再一核算成本,利潤大了去了!
又讓向濤美得直冒鼻涕泡。大魚大肉的,每天好酒好菜的提供給陳家兄弟,好讓他們吃好喝好體力好,能幫他多賺點利潤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