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盞,肚胘膾、鴛鴦炸肚
第六盞,沙魚膾、炒沙魚襯湯
第七盞,鱔魚炒鱟、鵝肫掌湯齏
第八盞,螃蟹釀棖、奶房玉蕊羹
第九盞,鮮蝦蹄子膾、南炒鱔
第十盞,洗手蟹、鯚魚假蛤蜊
第十一盞,五珍膾、螃蟹清羹
第十二盞,鵪子水晶膾、豬肚假江鰩
第十三盞,蝦棖膾、蝦魚湯齏
第十四盞,水母膾、二色繭兒羹
第十五盞,蛤蜊生、血粉羹
酒過三巡后,更要上一輪更惹味的勸酒菜,隨手拈幾樣就是江鰩炸肚、江鰩生、蝤蛑簽、姜醋生螺、香螺炸肚、姜醋假公權、煨牡蠣、特蠣炸肚、假公權炸肚、蟑蚷炸肚;
食量大的人更可以品嘗到酒醋烤腰子、炙肚胘、炙鵪子脯、三鮮筍炒鵪子、烙潤鳩子、火贊石首魚、土步辣羹、海鹽蛇鲊、煎三色鲊、煎臥鳥、熓湖魚糊、炒田雞、雞人字焙腰子糊、燠鯰魚、麂膊及浮助酒蟹、燕魚干、火贊鯔魚、酒醋蹄酥片,臊子、酒煎羊、熰胡魚、肚兒辣羹。
注以上參考了史料隨隱漫錄、玉食批、東京夢華錄等,菜名、上菜的形制和數量都是從史料中歸納、刪減、摘錄所得。
正所謂“前菜十三行,下酒十五盞。餐間不間斷,后仍有四卓。”
在宴席開席前,段泠歌親自在坐席旁迎候十王爺,然后請他坐在皇座殿下的首席上,可謂是尊榮至極。
十王爺身材高大、穿著深紫色如意金蟒袍,頭戴珠玉寶冠,手執佩劍,他的面上有髯,濃眉大眼,顯得十分霸氣。他一進殿,聽到文武百官皆對他拱手道賀,段泠歌站在他的桌席旁,福身請他上座,十王爺的臉上不禁露出了得意洋洋、容光滿面的氣色,開口聲如洪鐘
“啊哈哈那本王爺就笑納了。今日既是國宴又是家宴,我為尊長,長公主侄兒和皇帝侄兒,與我歡聚一堂,啊哈哈”
眾大臣連連笑著稱是。段泠歌不動聲色地淡然笑,請王爺坐下后,便宣布宴席開始。開始不久以后,眾大臣們就紛紛舉杯與十王爺攀談,一時間推杯換盞、酒酣耳熱好不熱鬧。
段泠歌端坐著,看著,偶爾動動筷子,吃得很少。段溪或許也被段泠歌身上清冷且緊繃的氣質所感染,一直小心翼翼,大氣不敢出,滿桌的吃食動也不敢動。
于是十王爺站起來說“皇帝侄兒,當年我送你進京,還是個五歲的小奶娃兒,怎地三年過去,你還沒長大來來來,讓叔父我瞧瞧你,是不是夠壯實。起”
在眾人的驚愕聲中,十王爺佩著劍走上御座,伸手一抓,像抓小雞似的把段溪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