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后來這里山上因為有著道家的人物來了這里修真,最初就是一個小茅棚,后來才慢慢發展成一個小道觀。此后也不知道隔了多少代了,如今因為這里一座荒廢的小道觀,所以平時本地人把這里稱之為觀堂山。
而此時遠處山峰下那處起火的莊院,原乃是本地有名的一個觀瞻所在,就是這座觀堂山都是這片莊院主人的產業了。這片莊院之所以有名和龐大,因為這里乃是如今周國有名的權勢人物名下的物業。就是周國如今的殿前都點檢、先帝駙馬爺張永德的至親,他叔叔前洛州兵馬都監張鈞的莊園。
先不說這張鈞是什么都監和什么大人物,單是這張永德不得了,他可是五代時候周國了不得的人物。他乃是周國太祖皇帝郭威欽點的駙馬爺,第四個公主壽安公主的丈夫。
當天,因為前朝北漢國主無道,誅殺謬盡太祖皇帝在京的后人,使得登基為天子的太祖皇帝郭威自此無后。當真可以說是絕戶了,郭威雖然做了皇帝,也想了許多辦法,可是一直再也沒有后代。
太祖皇帝沒有辦法,在廣征內宮的情況下也沒有再留下后嗣,只好在自己的親屬里面尋找繼位人。這首先想到的就是內侄柴榮和女婿張永德,但是事實上后來選擇的就是內侄柴榮,而沒有選擇這個女婿,柴榮也因此改名為郭榮。
讓郭榮繼位最重要的更是怕張永德不服,雖然張永德一向仁孝,但是太祖郭威還是果斷的決定,臨危讓張永德做了顧命大臣,并且在自己病床前參拜郭榮,自此定了主從關系但是周國的人誰不知道,后來周國現在的皇帝郭榮對張永德禮敬有加,畢竟張永德的夫人可是太祖皇帝的親女,自己現在名義上的親妹妹,而皇帝郭榮只是太祖的外侄。
而張永德也不負眾望的出眾,先是替皇帝征戰北漢立下奇功,自此嶄露頭角。繼而追隨皇帝郭榮南下,奪得南唐十余州,自此兩國便以長江為界,而皇帝郭榮也把張永德擢升為周國殿前都檢點。
尤其是在周國的高平之戰,乃是周國軍事上劃時代之戰,也是皇帝郭榮在周國軍中立威的一次戰役,沒有這次戰爭也許周國在中原的歷史將要改寫。而在這次攸關大局的戰役中,張永德身為戰將,不但渾不懼死;而且臨陣臨危的建立奇功。不但救下皇帝郭榮于陣前危難,而且定策斬殺逃將懼陣將領,穩定了軍心審視了全局。
而且更為突出的是大戰之余,他悉心于嚴于治軍,頓觀于全局,度勢于一旦,審時于瞬間。他對皇帝郭榮推心置腹說了一番話,流溢著他治軍治國的遠見卓識。
當然,現在軍中流傳著另外一件事,只不過知道的人還比較少而已。這件事,如果出來的話,可能會引起周國動蕩。那就是點檢做天子,這個傳言現在越來越兇。
而現在,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