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國大寶元年,四月初三一年里面開始轉暖的時候。
一直偏居嶺南的大漢國,突然對楚地邊境防線,有準備的發動了全線的戰爭。
衡州、桂陽監、道州等等地方首當其沖,同時楚地朗州周邊以及楚西各州,突然出現許多的民眾暴亂和大漢軍隊。而且,事先已經占據敘州,但是武平軍還不知道的大漢國的軍隊,也突然出現了在緊鄰的邵州城墻下。
讓楚地現在掌權的,武平節度使周行逢異常震驚,隨著各州幾乎在一天發生這種事情,顯然是預謀已久的行動。軍閥之間的爭奪很正常,但是自大漢國乾和末年后,偏居嶺南的大漢國據說已經沒有能力北進。如果不是周行逢還沒有理清頭緒,加之五嶺路途艱難,說不定周行逢早就意圖進攻大漢國了。
事態的發展,不但遠遠超出了周行逢的意料,令他焦頭爛額的不是大漢軍隊的攻城,甚至鼓勵民眾對朗州的攻擊。而是大漢國只是選擇性的,各種針對物資的破壞、和對各處軍隊將領和府縣官員的刺殺。大漢國軍隊完成后也不管理,最后這些州縣都被湘西王撿了便宜。當然最讓人難以防備的,就是對老百姓和官府之間的分化,民眾攻擊朗州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種分化的力量,是楚地武平軍軍隊節節敗退的主要原因,加之州與州之間消息傳達太慢,到達朗州更是歷盡千辛萬苦,等到周行逢自己掌握這個消息,很快許多屬于楚地的地盤,被大漢國的軍隊糟蹋了一遍。最讓周行逢惱火的是,他們也據城而立,反而四處逃竄。
這些沒有官員的州縣,卻是大大的便宜了湘西王郭鏡,秋風掃落葉一般的把地盤都收了,當真是氣得周行逢暴跳如雷。
讓周行逢最為吃驚的是,據說每個地方的百姓,似乎都在歡迎大土匪郭鏡的到來。各地探子回報,郭鏡派了許多的普通人和文人,在各地百姓之間蠱惑和發動,主要的手段就是小恩小惠,還有就是鼓動仇恨和懲罰各地的不平,百姓一時間蜂擁而立。
當然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周行逢相信,自己所掌握的這些消息,很快大漢攻擊武平軍的消息,一定飛快會在周邊勢力傳開。
啪一聲脆響,一個茶杯在地上摔得粉碎,碎瓷四濺。
周行逢一臉陰沉的看著廳里的諸人,這間昔日馬家王府改建的大廳,現在是周行逢朗州大都督府的議事廳,也是他武平軍節度使的軍事大堂。
在聽到一連串的急報后,他已經摔了幾個杯子,額頭上的那塊黥字顯得格外猙獰,有些異樣的扭曲了。
北郭雀兒、南周黥子,是中原公認的有名的兩個軍中賽諸葛。指的就是當年北方漢國郭威,就是后來建立后周的開國皇帝郭雀兒。另外一個自然就是指楚地杰出將才,年輕的時候犯事被黥面,跟隨馬殷兒子馬希萼做軍校出身,一步一步成為大將的周行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