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吳敦他父親說,當天在前蜀國時期,可是親眼看到侗蠻被楚地那邊的苗蠻趕走的,許多的蠻民暴尸山野,那個時候死了好多人,據說侗蠻剩下的幾乎只有一些老弱病殘了。
吳敦便自幼有些同情這些蠻人,畢竟自己平時的生活,至少過得比這些蠻人好。后來西秀渡在如今蜀國手里,因為穩定聚集了一些人生活,便開辟了集市趕場。吳敦經常也會在一些蠻人手里,收購兌換一些東西,逐漸也認識了一些蠻人。
楊山是吳敦認識最早的一個侗蠻人,虎背熊腰、沉著冷靜、身手矯健是吳敦對他的評價。據說他現在也是山里一支武陵侗的洞主,他十歲就自己開始打獵,十二歲就自己獨自獵殺黑熊,是侗蠻年青人里的英雄。
在這茫茫的深山里,據說還保留了四五支侗蠻。武陵侗只是其中幸存的一支,人口也不是很多,為了讓族人生存,楊山會努力的在山里穿梭,尋找最好的機會。他每次都會拿最好的獵物和藥材給吳敦,而吳敦也會把他最需要的東西準備好。
吳敦最得意的是,曾經以一塊完整的黑熊皮,給楊山在軍寨換了一把三石硬弓,這對于缺乏武器的侗蠻人來說,是個天大的恩賜。自此,楊山也就一直把吳敦當成了朋友,把最好的東西都送給了吳敦。
吳敦坐在驛口那株不知道幾百年的老松樹枝上,這樹枝一側平平伸出,樹干離地不過四尺,卻有兩人合抱粗的樹枝,是平時很多人喜歡當椅子坐的地方。
坐在這里可以看到對面不到五百米,依山傍水而建錯落有致的軍寨,軍寨雖然只有百來人,卻有十來間上下左右連接的營寨房子。軍營正好跨建在烏龍江邊上,守住了兩邊高山穿過來的烏龍江。
想要進入蜀中,要么穿過軍營寨子,要么進入茫茫的深山。深山千百年來,沒有人敢跨越進去,就是被逼得走投無路的侗蠻也不敢,他們只能在山里幾十里的地方盤旋。
所以,西秀渡可以說是蜀中得意之作。雖然也有人能翻越兩邊的高山,可是如今也被軍營的人巡邏守住,何況那百丈高山有幾人敢以越渡。
吳敦的家就在西秀渡那邊,在靠近軍寨往蜀中的高山腳下,沒有軍寨的時候,這里就有十多戶人家了,當然吳敦家也不知道有了多少代人,但是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坐在這個樹枝上,也可以看到右面山里出來的侗蠻,他們都會走到這邊江邊來。據說這條烏龍江,就有支流流進他們居住的洞民集聚地,他們在山里也會依山傍水的居住,只不過遠離了俗世。
他們帶著自己捕獲的獵物,采摘的草藥,還有豐富的山里的一些菌類,和從江里捕撈的魚類,拿到這里來交換。這里周圍也住了一些住戶,有住了很久的,也有后來逃難來的,當然還有那些駐防的將士們。
吳敦的任務就是按照當天刺史的意思,從這些交易的人手里收取一些費用,當然這些費用即使每次收,到了最后也會少的可憐。但是吳敦每次都會叫換防的將士帶去黔州,他有這份責任。
當然,坐在這里還有個好處,就是還有下游來的其他人,也可以看到。說是下游其實就是烏龍江在這里往下延伸,一邊去了右邊的山里,就是在深山里的侗蠻居住的地方;一邊去了楚地,江水逐漸有落差的流入,匯成了許多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