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行逢的話,看著他一臉真誠的看著自己,知道他身邊如今確實沒有人可用。心中權衡了一番,知道周行逢還是信任自己的,不然這種關乎軍機的事情,不會和自己提及。
就是他想要自己前去南邊,最多也就是交代任務,不會清晰的告訴自己局勢的緣由。如今他公開對自己說,顯然就是為了把自己牢牢的綁在一條船上。因為朗州此前早就有各種各樣的風傳,說楚地四處如今早就動亂不安,大家都在反對以周行逢為主的軍閥,繼續占據楚地政權。
楊師璠不知道周行逢知不知道,但是以他的個性和準則,應該是對朗州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他既然信任自己必然有原因,楊師璠稍微略一思索,心中已經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不由拱了拱手朝周行逢說道“此前由南邊傳來動靜,都督已經派出潘松大人去主持邵州大局,這潘大人雖然驍勇善戰是個將才,可是對政事的掌控卻不是十分得心應手,但是畢竟對都督忠心耿耿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沉吟著看到周行逢沒有吱聲,知道他確實是想聽自己的想法,不由心中大定。自己雖然在江湖上是以武藝出名,師門卻是以鬼谷學說濟世當道揚名世間,當初離開師傅的時候,師傅就是面授機宜告訴自己,讓自己選擇一處藩鎮加以輔佐,歷練自己師門所學。
楊師璠平生自負才華過人,當時便分析了天下大勢,以確定自己入世之后的選擇。自古以來,中原大勢均是以北統領南方為主,從未有過南方統領北方的先例。所以他感覺南方的勢力不管大小,應該比較難以抵擋北方的大勢。可是越是如此分析,他心中越有幾分不服,便再三衡量謀而后動。
他自幼學習之地信州地處南唐,以楊師璠當初的選擇,應該選擇南方。兵力最強的南唐才是緊要。他特意前去金陵試探,可是他看到南唐的繼任者李璟,是個只知道歌舞升平吟詩作對的文人罷了。守著父輩留下的基業,看似有著幾分活力和前景,實際上已經是李家衰敗的前景,楊師璠不由已經估計到了南唐未來的命運。
果斷的選中了周行逢,那是因為楚地自古多奇才,三湘大地人杰地靈。更有楚地乃魚米之鄉,更有丘陵山野為屏障,當真自是易守難攻之地。如若積累進取四方的話,還是有所機會。
當看到周行逢的時候,楊師璠更感覺自己選擇的正確,因為他便是一個不甘寂寞,不喜屈于人下的人物,更勝在他在楚地軍中羽翼初成。短短幾年時間不但從楚地奪取了大權,更是有著幾分爭雄天下的野心。有想法才是楊師璠追隨主要的原因,此番看到周行逢想聽自己想法,不由振身而立說出一番話來。
“都督給了邵州三萬精銳,以潘大人領軍和戰斗的能力,即使有盜匪亂民為患,可能雖有損失卻也不足為大慮。只要潘大人不頭腦發燒,把將士分成小股的隊伍,量也無事。畢竟往南前有張文表張大人,西南自有五溪諸蠻自重為屏。所慮者乃是怕狡匪離間,潘大人最后成了他人的馬前卒”
“哦師璠的意思是”周行逢眉頭一皺,心中似乎猜到了楊師璠要說什么,可是還是緊緊盯著楊師璠,希望從他眼里看到和從口里聽到的,不是自己心里所想的一樣。
楊師璠對楚地大局的了解,可能比周行逢身邊很多人都清楚。日日跟隨在周行逢身邊,加上本身師門所授就是鬼谷絕學,自然會私下權衡分析大局。但是他一直沒有出面替周行逢分憂,便是當初師傅告訴他不要強行干涉天下大勢,謀定自有天下人做主的信條
楊師璠一直遵守著師門的約定,即使周行逢遇到各種事情,他也只是遵循自己保護他安全的原則。如今楚地局勢日漸明朗,隱隱便有大事發生。看周行逢的神態便知他的期待,楊師璠便不再隱瞞心中所想,繼續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