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基本選擇。
做個農夫,品味著甘冽的山泉,然后還有點田
如果說這是一種選擇,很多人都會認為是一個笑話。
這是什么選擇
聽起來感覺有些可笑,不管是在什么時代,如果誰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在一般人的心里,一定會認為這個人心里有問題。
尤其是在溫飽都還沒有解決的封建社會,說出這句話,給人的感覺就是個傻子。
一條長長的石板路,蜿蜒的從小巷的盡頭延伸往外,從比較繁華的街道,逐漸脫離了主道,走向了街道后面去了。這條石板道走到盡頭的時候,卻似乎又是一變,變得令人感覺到清靜了。
這里已經是黔陽城里房子的外圍了,甚至可以說是郊區了。
石板小道石板的間隔距離也逐漸遠了,從一塊一塊的緊挨,變成了一尺左右的距離,似乎也在訴說著,這里已經離開文明越遠了。
是不是城市會文明一點
可能有人會這么認為,確實也是事實不過離開了城市,難道就不文明嗎這肯定也是不一定的。
在這條路的兩邊,是一路的野草和荊棘,雖然看起來有些荒涼,卻也更襯托出了鄉趣。可能因為有人走,石縫之間長滿了青草,但是也只能是被踩的很平整。
路邊偶爾也會有一兩棵大樹,虬曲百態、古干老枝,一看就知道是很多年的老樹了,老樹新芽卻也生機勃勃。這里安靜寧謐,這里也還令人感覺有生機。
這樣走出不到一百來米距離,可以看到一排茅草為頂的房子,房子雖然有些孤單,甚至邊上都沒有別的鄰居,卻好似一副山水里必不可少的點綴。
房子周圍都是用毛竹圍起來的籬笆,籬笆上爬滿了各種蔓生的瓜果蔬菜,還有許多的花蕾和盛開的花,讓整個房子遠遠看去,似乎充滿了勃勃生機。
房子四周都有不少的參天樹木,但是都離著院子有一段距離,顯然這個房子在修建的時候,為了房子的安全,可能為了讓自己不離開人群太遠,還是在這圖畫般的環境中讓人發現,刻意保留了這種狀態。
房子上的茅草應該是新換的,遠遠看去倒也平整舒服,防雨應該是極好的。房子雖然不是很高,卻也有四間一排樣式,看起來便顯得不是那么孤單。
黔陽古城本來就依山傍水,這排房子后面的靠山,更是有著一片延綿的山脈,側面是一條不寬不大的小溪。
這排不多房子也不高的茅草房,其實就在山腳下小溪旁,小溪自然就是沅水的支流之一。
茅屋雖然有籬笆,甚至卻都沒有正式的院門,只是搭了個框架讓人知道進門。可能因為這里的人質樸,不在乎這些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