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大三年945開始,吳越國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不斷的主動和中原藩鎮呼應,想從自己身上獲得利益,自己都予以了恨恨的打擊。最終在滅亡閩地王家之后,時至今日如今對吳越國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吳越錢家除了海上一途,再也無法對外發展。
中原各地藩鎮雖然對自己刮目相看,李璟心里卻知道,因為和吳越國不斷的拉鋸戰爭,使得自己大傷元氣。從最初南方最大的藩鎮,可以同時和楚地、嶺南、閩地、中原作戰,到如今自己只能應付一面戰爭都比較困難。
閩地已亡、馬家不存、吳越被圍,但是自己得到了什么呢
保大十三年955到交泰元年958,周國居然三次侵犯自己國土,憑借的就是知道自己傷了元氣。郭威從后漢手里接過權利,但是無法統管各州勢力,所以不敢侵犯自己。但是郭榮如今要發展,又要擔心北漢的騷擾,只有南犯來積威。
沒有想到自己成了郭榮立威的首要對象,不過時局確實也在情理之中。和周國接壤的蜀中,完全可以憑借天險無恙。自己雖然也有長江的天險,可是淮北諸州之地如今盡失啊
李璟喜歡看到這種歡樂的情形,但是心中歷久以來的郁悶,還是讓李璟沒有表露出太多的興奮。別人可能認為自己登基日久,龍顏難免積威日重,李璟卻是知道自己有苦難言。
自己也努力過,也想一統河山,如今還有可能嗎本來祖訓便是兄位弟繼,可是自己那個皇太弟啊李璟心中也有些話不能說,因為雖然兄弟友善,可是人家不常說父子骨肉相連嗎
世人都以為自己想把位置傳給兒子,所以找借口殺了皇太弟,即使別人如此揣測,如今自己還是皇帝那又如何呢因為唐國歷來便是景勝繁華之地,這大好河山在自己手里,怎么能就此放棄而不時時歡樂呢
李璟還憧憬在自己的思維中,身邊的近侍高思士輕輕喚了兩聲,李璟回過神來,有些疑惑有些疲累的看向高思士。高思士服侍李璟近三十年,自然明白李璟的意思,低聲說道“陛,國主,耿先生出關了,據說修煉道法大成哩”
李璟楞了一下,這次為了迎接安定郡公從嘉出使嶺南的回歸,李璟召集了金陵城五品以上官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入宮慶賀。可以說包括在京官員,外國使節以及江南幾大財閥在內的人,李璟都讓禮部做了邀請。
確定自己沒有聽錯之后,李璟的目光不由往御階下右方一個位置看去,那里坐著幾個仙風道骨的修真,乃是在京的幾個修真門派的主要主事。高思士剛剛的奏報,讓李璟才想起來自己居然忘了一個重要的人物,連忙道“此事大善,快快安排下去,馬上請先生過來大明宮”
高思士快速下去傳旨,李璟心中忽然有些激動了起來,對于這個耿先生,李璟可以說是佩服之極。這次出使嶺南對于很多人來說,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李璟認為沒有必要對別人解釋,回來便把陪伴安定郡公的鐘謨提升為禮部郎中。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主意其實就是耿先生出的,目的李璟自然不會對別人說。如今李璟卻知道,自己是實實在在掌握了嶺南的動態。沒有想到嶺南換主之后,居然已經發展的比較不錯了,此后唐國對嶺南的策略,肯定是要改變的了。
如今唐國京城緊靠長江口,雖然憑借有天險存在,不怕周國輕易能渡江。但是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一些沒有底氣的人手里,李璟還是不想冒這個險。所以李璟找了幾個高人演算,都建議自己遷都。
遷都是一件大事,尤其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如今有幾個地方可以選擇,但是只要是可守可攻的天然之地,都是李璟心里的首選。所要顧及的便是周邊的藩鎮而已。
自己自然不可能靠近吳越國,因為雖然如今包圍了吳越,如果自己背腹受敵的話,吳越國肯定是個最大的變數。如今楚地主事的周行逢雖然自顧不暇,但是指不定有翻身的一天。自己要真正遷都的話,可能是要遷往腹地偏嶺南方向。
五嶺天險自古難越,當天自己占領楚地郴州,邊鎬就沒能守住那南進大門,被嶺南第一名將潘崇徹趕出了五嶺。而這也正好表明了一件事情,那多瘴未開化的嶺南,也無法輕易越過五嶺北進。所以真的如果要遷都,李璟一定想著要往靠近嶺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