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目前一切還算安定,沒有傳來異動的可能性。這也是曲去疾和潘崇徹大膽北進的主要原因。由南北進可以有堅實的后盾,如果是楚地的郭鏡行動的話,極有可能被周行逢包抄。
得到潘崇徹的傳信,曲去疾心中難免激情澎湃。畢竟北進楚地是皇帝的大計,對于曲去疾來說,也是一次人生的巨大轉變。不說成功與否,都會轟動天下。
衡州歷來便是南方小朝廷無法北進的噩夢,自古也沒有由南北進中原的先例。想到這里的時候,曲去疾心里難免無法平靜。
安排了一下副將葉摻監守遂州,曲去疾親自帶隊趕赴前來衡州城馳援。衡州城號稱楚地南大門,有周行逢手下頭號大將張文表鎮守,乃是楚地不敗的象征。
跟隨潘崇徹這段時間,曲去疾可是深入研究過張文表。張文表是楚地新興而起的將領,在馬楚退出楚地之后,號稱楚地十兄弟里的猛將。
此人對周行逢可算忠心耿耿,潘崇徹駐守郴州的時候,歷次在桂陽監和張文表發生沖突。但是因為五嶺地形的原因,和楚地格局不斷變化,更重要的便是潘崇徹怕朝廷猜疑,沒有了深入的結果。
但是如今得到了皇帝劉繼興的授意,加上皇帝親自布局,進攻衡州城自是勢在必行。曲去疾心里的激情自然無限,為皇帝和朝廷開疆拓土,是一個臣子的榮耀。
這次雖然所攜的人馬不是太多,畢竟遂州城還算剛剛建立,周圍還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對于目前楚地的軍事力量來說,和衡州城的現狀,曲去疾身后跟隨的一千人還是有力度的。
五嶺一帶山脈特殊,和楚地形成了諸多復雜地形。既阻礙了正常隊伍的行走,也有利于行軍中的偷襲。
早在兩個月前,潘崇徹就安排了探子,配合楚地境內的密黨,摸清了一條深入楚地的捷徑。如今這條平時鄉民行走的山路,無疑成為了進楚的關鍵。
就算張文表再精明,也無法想象到,曲去疾會水陸結合快速行軍突破防線。何況因為楚地和嶺南的分界線太長,無法以諸多兵力防守各處。曲去疾率隊而入,簡直就是暢通無阻的深入。
一路上路過的炎陵和安仁縣,就是有人看到的話可能都無法阻擋這股勢力。何況曲去疾還是巧妙的回避了關隘和水寨,在大勢面前這些小勢力根本就無須拔根。
但是曲去疾為了避免影響行程,進入楚地自然不能明目張膽,所以曲去疾便率領親衛先行,一路給后面的一千將士開路。身后那一千將士避免了節外生枝,卻是長途跋涉的疾行跟進。
這一路雖然是靠腳力行軍,但是其實也不過幾十里山路,加上近百里的水陸竹排。但是考慮到衡州城潘崇徹的監守,早一分到達衡州城的話,自然可以多保留幾分在城里的勢力。
曲去疾自然相信潘崇徹的能力,但是也知道他身邊沒有跟隨多少人。何況衡州城是張文表的老巢,雖然暫時占據了這座城,可是張文表一定也會有底牌。
眼看離衡州城不是太遠了,曲去疾心里卻也在祈禱,希望潘崇徹不要出什么意外。占領衡州城是這次大計的重要一環,不但可以徹底的鎖定張文表,也可以決定是否能夠徹底占據楚南。
曲去疾身側掛著一把特制的九尺斬馬刀,刃長四尺,刀柄五尺。這把刀是皇帝劉繼興親自命人鑄造,比制式的七尺斬馬刀要長兩尺。采用了百煉精鋼和秘制的鑄造技巧,整個南漢朝廷只得兩把。
據說,曲去疾手里這把斬馬刀,乃是潘崇徹親自向皇帝討要,給曲去疾做馬上兵器用。潘崇徹說曲去疾天生神力,對于刀道一途有著極好的天賦。
曲去疾以前所用的兵器,乃是由曲家老祖傳下的厚背刀。因為這個傳承,曲去疾在曲家沒有少受質疑。當然,也因為這個原因,使得曲去疾在曲家有些超然。
很多人質疑這把厚背刀怎么會到曲去疾手里,不說曲家嫡系子孫的繼承,就是庶出的子孫也是大把。這把厚背刀是伴隨交州王從交州走出,一直威武到興王府的兵器。
作為南漢國的開國異姓王,交州王曲灝的超然是人所共知。他跟隨高祖劉巖四處征戰,為曲家博取了世襲的恩爵。而這把厚背刀也成為了交州王的象征,如果不是交州王臨死交付給曲去疾,只怕曲去疾早已經被曲家子弟分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