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去疾成為曲家當之無愧的十大精英之一,對外人來說自然是無限羨慕,對于曲家很多子弟來說,卻倍感憋屈和無奈。即使曲去疾當初跟隨曲句,也讓許多曲家子弟對曲去疾深有敵意。
可是,自從曲去疾投身皇帝,得到皇帝賞識進入東關軍院,而且親自培養幾個月,授以重職之后,這把刀才算真正屬于曲去疾。
可是如今這把厚背刀卻是一直挎在腰間,斬馬刀成了曲去疾主要的兵器,即使曲去疾不斷的演習刀術,因為身邊有不少牙兵侍衛,也很少會用到。
厚背刀和潘崇徹的霸刀有相似之處,都屬于短兵刀器。曲去疾沒能得到交州王的親授絕技,沒有想到卻得以和潘崇徹親近。
曲去疾所習的曲家目瑙刀法,僅限于初級的幾式。直到臨時接任遂州,交州王曲燁才大方的命人送來全套刀譜。作為出身曲家的人來說,這是一項無上的榮耀。
曲燁更是自然以特別的身份,做主讓曲去疾進入了曲家家譜,這不但代表了曲家的的意思,也表明了曲去疾真正得到了曲家的認可。
雖然對于曲去疾來說,也是一種心理安慰,任是誰都可以看出來意思,曲家在逐漸沒落的時機,希望可以通過曲去疾挽留榮耀。但是這些表面的東西,已經不是曲去疾所要在乎和計較的了。
得到完整的目瑙刀法,對于曲去疾來說,曾經是一生的至高目標。可是等到真正得到了之后,這種心思隨著不斷成長,反而已經淡然了許多。
作為同樣以刀術見長的潘崇徹,在當世對刀道的研究,無疑他站在巔峰的高度。和潘崇徹不斷的研習,潘崇徹自然不會去覬覦這套刀法,反而給到了曲去疾無數的指點。
曲去疾和潘崇徹在一起,無疑是獲益匪淺。潘崇徹自己也會有所感悟,畢竟交州王曲灝留下的這套刀法,不但是交州曲家先祖對刀道的感悟,也是曲灝跟隨劉巖之后,自己完善了這套刀法。
潘崇徹沒有忌諱的告訴曲去疾,這套刀法的長處和優勢,也沒有隱瞞自己得到了感悟。所以不但完全令曲去疾學習成功,也解決了曲去疾遇到的諸多難題,自然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曲去疾心中躍躍欲試。
乘著凌晨的曙光,曲去疾駕馬進入花橋鋪。此刻臨近衡州城,雖然更應該要小心,可是曲去疾更是無畏。前行四騎后面跟著八騎,這是拱衛曲去疾的侍衛,也都是出自東關軍院培養出來的特種兵。
這十二騎不但精擅技擊,也擅長一套合擊之術和近身決斗,而且還受過嚴格的火槍使用訓練。
他們的指責便是保護曲去疾,算是曲去疾的貼身近侍和牙兵。可是曲去疾不但是遂州州長,也是皇帝劉繼興親任的遂州團練使。這十二個人以后的前途,顯然是無可限量的所在。
緩步策馬走近這處小鎮,這里剛剛開始早賣的墟市,土街兩旁擺滿了來自花橋鋪附近鄉農的小攤。
無非便是一些粗布、蔬果、鐵鋤、三頭犁、雞鴨豬羊、乃至于小蝦河魚,都是一些鄉下小地方出產的東西。雖然不起眼,卻無一不是這里交易的對象。
甚至還有一些售賣粗糧早點,豆腐糠餅的小攤,散發著食物誘人的原始的香味。
到處都是討價還價,聲音此起彼伏,看來這里喧鬧一片。
小鎮不大,而且街道也不會太長,雖然鬧嚷嚷的讓人目不暇接,卻也好一幅安居樂業的景象。
曲去疾環顧四周,這里似乎絲毫沒有戰爭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