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是鄧艾”
魏延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這個將領,比自己想象的還年輕一些,心中好生感慨。鄧艾則十分有禮地回答道“末,末將便是前往老莊峰之魏軍已被我軍殺敗,只,只是六盤山路徑復雜,我軍尚有不熟悉之處,急,急需幾個魏軍俘虜作向導”
方才鄧艾聽到魏延要將這些魏軍敗兵趕盡殺絕,便覺得過于殘忍,且對漢軍來說并非最有利之事,隨即趕來勸說。魏延聽出鄧艾之意,若是往日,他八成不會理睬這么一個口吃的建議。只是魏延此番能夠脫困,鄧艾確實幫了大忙。加上鄧艾屢屢獻計擊敗魏軍,于公于私,魏延都不能由著性子亂來,何況鄧艾之言確實有幾分道理。
今日在六盤山谷外的一番擊殺,漢軍少說也殺死魏軍超過千人,奪得所有糧草輜重。魏延心中一口惡氣稍舒,便命全軍收兵,快速打掃戰場。他本人又帶著百余騎兵往遠處追擊,俘虜了十余名魏兵,將他們押回軍中,另有用處。
考慮到姜維可能正率大部隊趕來支援,魏延也來不及統計今日具體的斬殺人數,只把魏軍遺留下來的兵器、鎧甲與戰馬盡快裝車。凡是帶不走的戰利品,就地聚成一堆,然后一把火燒個干凈,絕不留給魏軍。
趁著漢軍重新列隊之時,魏延親自找到鄧艾,正色道“鄧,鄧將軍,聽說此番是你建議我軍深入六盤山,斷曹真大軍后路”
“正,正是姜維若要困我軍于渭水以北,那我,我軍便干脆奮起一搏,助,助丞相大軍殺入雍州何況蛟,蛟龍谷魏軍,眼下只剩三萬人”鄧艾等下拱手道。或許是因為關索臨行前曾和他談論過魏延其人,鄧艾顯然有些緊張。
適才劉邕已將此事告知魏延。魏延也認為自己手上的兵力若是能配合諸葛亮的七萬大軍,擊破曹真也并非難事。只要諸葛亮的大軍能夠沖出六盤山,那么雍州大事可定。
不過,魏延神情忽地一變,嚴厲地質問道“鄧將軍是想使我軍七千余人陷入絕境啊”
沒想到魏延突然翻臉,鄧艾不由得心中一驚。但事情已發展到這個局面,漢軍已經沒有辦法再次渡過渭水。鄧艾又想起關索閑暇之時曾和自己談論過魏延其人,他便壯著膽子,冷靜地說道“兵,兵不在多,貴在調遣我軍已在六盤山占據有利之地,便不,不必畏懼姜維再次前來何況曹真豈會料到我軍當真能突破魏軍阻攔,殺入六,六盤山他不曾有備,便是我等機會”
鄧艾說到這里,更是毫不猶豫地拱手亢聲道“即,即便真是絕境,末將既獻此策,也誓與大軍共進退,絕,絕不做貪生怕死之人”
聽完鄧艾這一番話,魏延默然片刻,突然哈哈大笑,十分欣賞地說道“鄧將軍雖是降將,卻是好膽色適才相戲耳”
“兵行險招,建不世之功,乃我魏延平生所愿鄧將軍之計,甚和我心”魏延正色說完,隨即高喝一聲,“全軍聽令,隨我深入六盤山”
且姜維自得知劉邕等人率兵前往蓮花山后,便快馬加鞭,趕往汧口。只是抵達汧口后,姜維卻發現渭水兩岸并無漢軍船筏,更未見一個士卒留守,讓他好生詫異。
“蜀軍既過渭水,焉能不做防備,此舉大不尋常”姜維不由得暗自思忖,“莫非其中有詐”
“多半蜀軍料到我等會斷其后路,故而撤走軍士,保存實力”姜維不斷揣度漢軍的心理,“那蜀軍是否會設伏于此”
想到這里,姜維立刻命斥候乘坐船筏,到渭水南岸及上游前去查探周邊是否有漢軍的行蹤,并派人前往陳倉與鹿磐取得聯絡。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一名斥候飛也似的回來復命“啟稟將軍,此地往南二十余里處,正有一路蜀軍疾馳而來,兵力約有四千人”
“果然還是分兵作為接應”姜維微微點頭,“蜀軍若是再救出魏延后返回汧口,光靠此處兵馬抵擋,亦是勝負難料。不過若是鹿磐將軍能出城相助,蜀軍便絕無勝算”
不過姜維心中仍有一絲疑惑“只是,我憂蜀軍之中有能人出謀劃策,如今這計策未免太過簡陋”
姜維想來想去,忽然眼神一變,在馬背上瞭望北方地六盤山谷“莫非蜀軍欲前往六盤山,已派兵前往老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