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想到這里,又是有些猶豫“蜀軍兵力有限,渭水以南四千兵馬若只是為迷惑我軍,未免太不值得”
眼下姜維還是決定現在汧口站住陣腳,一面注意渭水以南四千漢軍的動向,一面命斥候繼續前往蓮花山。期間,前往南面的斥候不斷回報,說是漢軍行軍逐漸放緩,并不敢靠近渭水。可知道北面的斥候返回,姜維才終于確定漢軍的真正目的。
“蜀軍往北而去,看來當真不會返回汧口他們果然是要前往六盤山”姜維急忙高聲大喝,“全軍聽令,向北進兵”
“將軍,當真不在此處留一兵一卒嗎”偏將軍徐才忍不住問道。
“渭水以南之蜀兵只是虛張聲勢,斷然不會渡河”姜維十分堅決地說道,“我軍眼下當集中兵力,剿滅蜀軍主力”
言畢,姜維便帶著萬余魏軍,火速朝六盤山脈進軍。一路上,姜維卻始終在擔心一件事。
漢軍若是毫無準備便進兵六盤山,則是魏軍萬幸,郭淮在老莊峰的伏兵必然會給漢軍迎頭痛擊。
可萬一漢軍先郭淮一步,提前埋伏于老莊峰,那么郭淮便會面臨巨大的危機,漢軍也會順利深入六盤山。
姜維仔細想想,還是覺得第二種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事實證明,姜維的預感沒有錯。當他在六盤山谷口南面看到滿地的魏軍尸骸、以及被大火焚燒的鎧甲兵器后,臉色頓時慘白。與此同時,郭淮也從東面收攏了殘兵敗將,與姜維合兵一處。
清點過一遍傷亡,魏軍今日共有超過兩千的將士陣亡,傷者也有五六百人。鎧甲兵器暫且不論,從蓮花山營寨中帶來的糧草輜重全部被漢軍奪走。相比于當日白蕩橋一戰的兩敗俱傷,魏軍今日單方面被碾壓,堪稱損失慘重。
“是我謀劃不周,才會遭致如此失利”姜維內心萬分自責,仰天長嘆道,“將蜀軍放入六盤山,后果不堪設想”
最讓姜維郁悶的是,漢軍之謀屢屢高過自己一籌,他卻連那出謀劃策之人姓名都不知道。這種敵暗我明的滋味,著實讓姜維不好受。
“事已至此,懊悔也無濟于事蜀軍兵力終究不過七千余人,即便進入六盤山,也未必如愿”郭淮當年參加過漢中之戰,也經歷過夏侯淵戰死這等十分不利的局面,倒是比姜維先一步鎮定下來。
“眼下我等必須將此間戰事告知大將軍,令其早做防備”姜維說到這里,卻是沮喪地嘆息道,“只是蜀軍已占據老莊峰,居高臨下,我軍已極難通過”
“不如派人從汧水逆流而上,直抵我軍大營”郭淮突然想起蛟龍谷地魏軍營寨臨近汧水,作為大軍水源。而汧水又能流出六盤山,匯入渭水,或許能為魏軍所用。
“從水路進山,先要經過八十余里之險峻峽谷,然后才能從山路進入隃麋小縣”姜維前番途徑隃麋縣時,從當地百姓那里了解到了汧水的走向,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伯約是擔心蜀軍先派兵馬再峽谷出口處設兵攔截”郭淮面色沉重地點了點頭,當下建議道,“不如我軍一面從陸路進兵,一面派人從水路深入六盤山。蜀軍若是兵分數路抵擋,則主力兵馬減少,便難以從后方進攻大將軍”
姜維反復思索郭淮的話后,認為也只能如此行事。他立刻率領一萬魏軍往六盤山谷進發,而郭淮則領兵四千,來到汧水河畔伐木造筏,準備從水路進入六盤山。
而漢軍這邊在全部進入蛟龍谷后,先在進行休整,劉邕前番已準備了許多干糧,可供所有漢軍暫時食用一餐,也省下了埋鍋造飯的時間。魏延反復觀察了周邊地形后,認為可以在此地擋住魏軍。于是他立刻下令,凡是不生火的士卒立刻去前方山林間砍伐枝條,搬運石塊,包括今日在此地陣亡的魏軍尸首也一并拖過來,少時便在老莊峰山腳下擺好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