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后來都是方老四帶著老方家的人在做這件事的,幸好方家的孩子們也會認字了,所以一直都有記錄的。
這一次除了收獲的土豆,黎二郎將一本本記錄好的小冊子也都帶過來了。
有些凌亂,有些數據還是重復的,不過好在齊全。
方青青可以全部整理歸納,重新做出一份好看而又詳實的數據記錄。
然后,黎修平就揣著這份詳盡的文字記錄以及,一竹籃的土豆進宮了。
宮中,弘文帝在用完午食之后,正考慮是直接午休還是先去御花園逛一會兒散散心。
老實說最近因為好幾個地方的災情,別說是在百姓之間,就是宮中的氣氛也是有些沉悶的。
當今天子一心想要做明君,特別是因為他得位的時候做了幾件有礙名聲的事情,登基之后更是兢兢業業勤勤勉勉。
力爭子孫后代記得他這個皇帝的時候,更多的是稱贊他的功德和政績。
天災,是哪個朝代都避免不了的事情,但如果能將災情的損害降低到最低、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老百姓的利益。
對萬民來說,就是好皇帝了。
最近一段時間今上最過于發愁的就是這個問題,國庫的糧食也有限啊,不可能全部撥出去救災。
可是每天都會收到無數封折子,匯報災情的、求援的、希望可以增發救助糧款的。
哎,弘文帝看到都怕了,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目前的困境。
這時宮人來報,黎大人有事求見。
弘文帝還愣了一下,黎大人,黎修平
這也是黎修平升官的一大好處了,要是以前他還只是翰林院的修撰,是沒有資格直接進宮想要面見皇帝陛下的。
當然了,他隨身攜帶的物品,呃
就是那個土豆,被反復檢查,黎修平恨不得現場就吃給侍衛們看了。
哎呀,也是他的失策,忘了詢問青青這個土豆生的能不能吃。
好在侍衛統領知道黎大人深得圣心,是最近皇帝陛下十分喜愛以及信任的臣子之一。
在黎修平再三解釋保證之后,終于還是放行了。
弘文帝直接在御花園里接見的黎修平,在他行禮之后馬上講了自己著急進宮的原因。
同時將那一大本方青青整理出來的數據記錄,以及帶過來的新鮮土豆都呈上御覽了。
當然了,對著皇上和對著外面的親朋好友是不一樣的,黎修平只能帶生的土豆進來。
做好的食物,有些可能都看不出原來的樣貌了,這樣的東西以黎修平現在的身份是無論如何也帶不進宮的。
產量數據都是真實的,而來歷方青青則是現編了一套說辭。
當然了,這進宮的一路上黎修平已經在心里幫她完善潤色了一遍,更加的符合時代特色更加的邏輯分明。
“這個物品產量很高,是你媳婦發現的”
“是啊,我媳婦為了給我調理身體,認認真真的學認字然后刻苦學習醫術。
當時家里條件有限,于是她就自己進山去采草藥,知道了許多作物的習性。
后來偶然發現這個土豆,又想盡辦法的找到了種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