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平穩之后,周健安反而不像是以前那樣害怕大起大落。
放榜之前他還特意去黎府拜訪,跟黎修平還有梁俊杰三人一起喝了回酒。
他也不說自己考得如何也不去問梁舉人的成績,
反倒是自己先舉起了酒杯
“能夠考中固然是好的,要是這回再度考砸了,我準備死心塌地的回去謀職。
要是縣衙有缺最好,沒缺的的話也可以去教書,總之我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也應該要發揮作用的。”
這些日子除了求教學問,他跟黎兄也聊過許多回。
確實,天底下這么多讀書人,也并不每個人都能考中最后當官的。
那么其他人,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難道真的就是毫無發揮的余地
不,就像黎兄說的,不能真的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俗語。
喝了一口酒,周健安臉上的笑容加深了一層,自嘲一般的說道
“要說去府學當學官,我的資質可能還不夠,但是我們縣城那邊的縣學先生不夠的。我回去教書育人,只希望以后也可以培養出像黎兄這樣有出息的學生。”
黎修平很少喝酒的,這會兒當然也是端起酒杯跟周健安碰杯,很爽快的一口就喝完了。
那頓飯已經算是餞別宴了,周健安都想過放榜以后就回去,以后不知道哪年哪月還能再見到昔日同窗。
所以那一天敞開了懷,痛痛快快說了一番心里話。
結果呢,老天爺卻是跟他開了個大玩笑。
又或者,后來周健安也聽說了黎夫人有福氣的說法,跟著笑是沾光了。
沒想到這一次放榜,周健安居然也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雖然吧,很靠后,兩百九十七名差不多是掛在最末尾。
可是好歹也會是中了,只要會試取上了就有參加殿試的資格,以后再差也能算得進士。
哪怕,只是同進士出身。
報喜的人還沒到各處去報喜,翰林院出身的黎修平自然是先知道會試的結果。
他的妹夫梁俊杰考中了,就連已經沒有抱希望的同窗周健安也掛在尾榜,這可真都是好消息。
這下子別說是梁俊杰,周健安肯定也不會這么早回去,再如何也要等殿試之后拿到御賜出身。
無論是回鄉還是到其他地方謀個小官,也算是有官身,比做個吏員或者是學官還是要強一些的。
這些事方青青也是知道的,一方面替黎小妹高興,家里人都高興準備等殿試之后好好地準備一頓宴席大肆慶祝一番。
私下里,方青青也跟黎修平說道“這下子周家嫂子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畢竟當年她到府學照顧黎修平考試的時候,是借住在周家嫂子那邊,兩個人曾經有過同住的情誼。
而且那個時候,周家嫂子的的確確照顧她許多,方青青一直都記得這份情的。
黎修平跟著點頭,只說道“接下來殿試的時候只希望他們能夠出色的發揮,能夠掛上二榜要好許多的。”
其實黎修平心中有數,這真的只能算是吉祥話,梁俊杰和周健安目前的水平掛上二榜真的是有些困難。
有個三榜進士出身,回鄉謀職也比以前只是舉人老爺強上許多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