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但是鋼筋也能造房子能透氣嗎感覺被關在牢里一樣。”
旁邊有個商販忍不住道“哪里我剛從平順府路過,他們新造的房子里面可漂亮了,兩層可以住人,房頂就是個平層,可以種東西、曬衣服,屋子又大還不怕風吹日曬,以后墻面涂上白色樹脂,別提多漂亮了”
“是嗎平順府現在怎么樣了據說遭遇了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災。”
“這次水災是很嚴重,但是咱女帝厲害啊,立馬安排李巡撫和禁衛軍前往救災。原本平順府多窮,整個也沒幾畝地,李巡撫帶著禁衛軍和百姓將廢墟全清了,硬是騰出一大半的空田。”
“現在好了,家家戶戶分到了田,女帝還派人從江南帶來了最新找到的糧食叫做什么,土豆,說是夏天種,冬天能收,比紅薯還好養活。”
“這過的是日子比咱住在上京的都要好。現在平順府的男人白天種土豆,晚上在地底挖地洞,防水災的,女人都在紡織工廠干活,提前用上了神工局發明的紡織機,一個人抵得上十個人的紡織效率。”
有人奇怪地問了句“女人都紡織了,那誰來帶小孩”
“有公學啊平順府的百姓上輩子究竟攢了多少大德,整個大乾第二家公學就辦在平順府了國子監老師親自過去帶他們孩子啟蒙。算了,咱們也羨慕不來,人各有命啊。”
“土豆是什么,報紙上寫沒寫”
“我找找”讀報的人趕緊翻閱了起來,“還真提到了兩句,上面說下一期報紙會詳細介紹。”
“那有沒有寫下一期報紙什么時候出”
“嗯,有。日后報紙三至五日出一期,全國范圍內同步售賣,每期都是兩分錢一份。”
“這么便宜啊,兩文錢就能知道這么多事,值得啊”
“那個賣報的小販可都說了,這是朝廷欽辦的報紙,目的是為了讓天下百姓知天下大事,又不是過來坑我們血汗錢的。咱女帝果真是厲害啊,這報紙可真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
“可報紙也太難買到了就發售五百份哪里夠啊至少也得印個五萬份吧”
“快看這報紙是狀元和尚劉繼業的寫得他現在可是劉大人了,我知道他住在哪里,我有沒有和我一塊去找他的,咱們一塊去求他多多印發吧。”
八月初三。
乾報第一期加印五千份,剛售賣,就被上京百姓一搶而空,隨即各個地方也傳來請求乾報增加印刷數量的需求。
甚至,多地商人開始給劉繼業寄信,希望可以同乾報進行合作,他們可以負責印刷和發行的一切費用,甚至不求盈利的也大有人在。
劉繼業覺得此事關系甚大,暫時沒有答應任何一處商人的合作請求。
八月初四。
乾報最后加印了兩萬份,再次快速售空。
劉繼業不打算繼續加印了,主要還是因為明日要出第二期的乾報了。
結果,還等他下朝,就收到了來自他頂頭上司杜致意從鷺洲寄來的信件。
信件里面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原因是,報紙賣的太快,除了上京以外的地方根本就是一報難求。
杜大人自己都沒買到,屬下給他從上京寄了兩次,竟然全都半路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