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隱公想學周公,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卻當他是鰲拜,其中有個小人開始相當遏必隆,沒拍成馬屁,搖身一變成了正義的韋小寶。
所以說,歷來權臣不能更近一步,就是全家完蛋,就算本人沒篡位的意思,也得顧忌擔心家里。
親爹哎,這是什么黑暗故事。
古人真是比韋小寶還黑。
“好人不長命。”
親兄弟哎,一點活路都不留。
咚
“哎呦”荀柔雙手抱頭。
“胡言亂語。”荀爽手握竹簡,板起臉。
“兒言有何錯”這故事不就是這個意思嘛。
荀柔委屈了,他居然覺得委屈,難道真的被身體同化了
荀爽放下竹簡,抱過小兒子,伸手揉揉他的腦門,“隱公雖懷讓心,卻不識奸佞,終至身死,是有善而無智也。”他神色微沉,嘆了口氣,“世之衰矣,小人在朝,邢獄不明,智者見險,當投以遠害念及父母兄弟,與時俯仰,不亦可乎。”1
這腦洞扯得夠遠,荀柔看親爹神色惆悵,不知他是對自己說,還是想起哪個“不愿與時俯仰”的親友。
想到東漢末年歷史,荀柔也忍不住嘆氣。
這艸旦的世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東漢的崩潰也不是。
自天選之子劉秀,立朝東漢,三代之后,小皇帝代代早夭,皇權在宦官和外戚爭斗之中,失去了威嚴,大漢王朝,在經歷四百年沉浮曲折后,終于夕陽落幕,再之后諸侯爭霸,天下三分,又最終歸一。
生在這個時代,是不幸的,然而他們荀家,卻恰恰在這東漢末年亂世之中,綻放出一片璀璨星光,在青史中留下濃墨重彩。
他不愿看親爹繼續愁眉苦臉,拽了拽他的大袖子,“大人放心,我和阿兄阿姐,一定相互扶持,與時俯仰。”
雖然沒有ifi,沒有電腦,沒有美食,但小命還是很寶貴的。
不知道現在準備船,全家乘桴浮于海,還來不來得及他家幾個老祖宗才華蓋世,要匡扶天下,他就不了,沒那本事。
小兒聲音軟糯,一本正經的安慰,顯得尤為可愛,荀爽縱使滿心愁緒,此時也不由一笑,“你小小年紀,知道什么與時俯仰罷了,你既對春秋有興趣,今日就來學兩段。”
什么我什么時候對春秋感興趣
說是學兩段,結果兩段之后又兩段,直把荀柔學得欲生欲死。
他不敢給阿善小朋友拖后腿,只能打點精神,全神貫注努力上進,把憂國憂民拋在腦后。
課程足足上了一個時辰,荀爽終于放過他,換講詩作為消遣。
沒錯,大佬的意思,不解字句,隨便背誦兩段詩經,那是消遣。
從“文王在上”到“棠棣之華”,又到“公侯干城”,接受了一通漢代思想文化教育,吃哺食的時候,荀柔滿眼金星,甚至沒心思吐槽晚飯。
夕陽西下,眾鳥歸林,天色暗淡下來。
按照往日慣例,這個時候,該找農家投宿,若是尋不著,就只能在牛車上休息一晚。
不過今日顯然不同以往。牛車趁夜色前行,月光不夠明亮,荀爽下車,手舉火把領路。
荀柔探在門邊,突然看到遠處一點火光,火光漸漸從一點變成一片,又從一片分離成一只只火把。
“前面可是慈明公車駕”說話的人在火把群中,聲音清朗干脆,年紀似乎不大。
“正是。”趕車的田仲揚聲應答。
火把搖了搖,隱隱喧囂,迎了過來。靠近了,荀柔才發現,領頭的是個十五六歲的玄衣少年,身后跟著幾個舉火的仆從。
少年騎馬未擎火把,近前后,從馬上一躍而下,將韁繩往后一甩,快步來到荀爽面前,深深一揖,“侄兒荀衍見過慈明叔父,叔父一路辛苦。”
荀衍這位祖宗好像出演過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