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這頓榆錢飯的功勞,第二天,兩位年長的堂兄,邀請他去觀看他們的蹴鞠賽。
高陽里除了荀氏,還有別的幾姓人家,雖然荀氏卓絕,但少年人同里長大,相互往來,彼此相識,許多少年還拜了荀氏的老師。
荀柔跟著兩位堂兄,出了荀氏族地外的一道院門這道門,除了回來的那一天,他還是第一次跨出。
門外是好大一棵桑樹,枝葉繁茂如云蓋,枝上長滿了細小的花序,再過不久,就會開出白花,再結出甜甜的桑葚。
桑樹周圍一片空地,往前一條里道直延伸到里門,里道兩邊是齊整的圍墻屋舍,大概有六七十戶,高陽里高高的墻垣邊,露出墻外蔥蘢的桑樹的樹梢。
這是富裕豐饒的鄉里,才有的景象。
桑樹邊的空地,就是少年們蹴鞠的賽場。
所謂蹴鞠,蹴就是踢的意思,鞠就是“以皮革為囊,實以毛發”制成的球。
據說蹴鞠戲是由黃帝所作。黃帝打敗蚩尤,用東西充塞他的“胃”制成鞠,讓人用東西投射,多中者得賞,顯然是一種淳樸原始的軍事行為。
怎么變成后來的樣子,誰也不清楚。
但從戰國時期,蹴鞠就已經變成百姓的娛樂,到了兩漢,更是成了“康莊逐馳,窮巷蹋鞠”的大眾游戲。
不過,荀柔真沒聽說,蹴鞠原來是這么“激烈”
正常的時候,看上去有點像花式足球,有各種漂亮的技巧。
但實際上,蹴鞠的規矩比后來的足球簡單多了,玩起來的難度卻超過想象。
一邊有三個球門,每個球門比足球球門小得多。
除了不能傷人,不能拿球跑,所有一切沖撞偷襲,全都合理
只見一人帶球往前,橫斜里飛出一條掃堂腿攔截,旁邊帶球者的隊友連忙甩出一個橫肘。
掃堂腿反勾,一意帶踢球的人,同隊隊友前來幫忙,攔腰緊抱住敵方一人,阻斷執球隊的救援。
敵方再撲出一員大將,直取目標鞠球,帶球之人一急之下,將球撲在身下,瞬間兩人完成疊羅漢的基礎,兩邊隊友快速聚集,打成一團。
頓時,黃沙漫天,飛沙走石,天地變色,日月無光。
荀柔圍觀得神魂顛倒,神情恍惚,神經錯亂。
聽說漢風剛健樸實,果然是剛健樸實。
賽事焦灼,周圍人群呼喊著助威,十六兄不知如何從打得熱鬧的人堆中悄悄帶球脫身。
在中門守衛面前虛晃一槍,一腳把球敲進右邊球門。
圍觀群眾大聲喝彩,混戰的少年們這才后知后覺。
在歡呼聲中,裁判荀衍,宣布進球有效,點評剛才各種犯規,將違規過重的罰下場。
望著眼前沙塵滾滾,荀柔有點明白,自己跟著兩位堂兄出門時,荀彧小哥欲言又止的表情,是什么意思了。
“你是誰家小孩”身旁突然出現一個聲音。
荀柔嚇了一跳,不知道什么時候,旁邊居然多了個人。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剛剛好是吃榆錢飯的季節啊
只是,原來救饑荒的食物,如今簡直貴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