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以為如何”荀諶笑著走過來躬下腰,問話中帶著一點誘哄,“大兄的長嘯,可是郡縣知名喲。”
“不知道十六兄有什么知名才藝”想笑話他沒審美沒門。
“嗯,將來阿善定能以辯才名。”荀諶煞有介事點點頭。
荀柔正要同他爭辯,身后傳來“咔咔”卷竹簡之聲,荀彧小哥收拾了幾卷竹簡,抱在懷里,走出屋來。
“阿兄要出門”荀柔仰頭。
荀彧站定,點點頭,“近來所學頗有疑處,想去尋大兄解惑,”猶豫片刻,又問,“阿善可要與我同去”
“要。”荀柔伸手拉住他的袖擺,
經過海豚音洗禮,荀柔對長相俊美飄逸的仲豫大兄,添了十二分的好奇。
“阿兄,很喜歡大兄”在路上,荀柔忍不住問。
小哥雖然表情未變,但腳步輕快,整個人的氣場都活潑了呢。
荀彧停步,轉過頭來,一臉認真,“大兄學識淵博,有過目不忘之能,于經義研精極銳,如高山深淵,仰之彌高,望之彌深,我遠不能及,阿善日后若有疑問,可多多向大兄請教,定能常有進益。”
“好。”
原來未來全民偶像,也有當迷弟的時候。
仲豫大兄,名荀悅,是荀柔他們這一支的大哥,屆已冠禮,仲豫乃是他的字。
這位兄長也是荀家留名史冊的學霸,美姿容,性沉靜,十二歲能解春秋,纂寫漢紀三十卷,被譽為“辭約事詳,辯論多美”。
不過,歷史里不會記載仲豫大兄的長嘯,也不會記載仲豫大兄會劈柴。
兄嫂親自替他們開門,向嫂嫂道謝后,荀柔跟著堂兄走進院子,一眼就看見方才在門外聽到的“匝匝”聲的來源。
文華燦爛,白鶴飄逸的仲豫大兄,正赤著上身,在院中劈柴。
汗水浸濕墨色發鬢,染濕玄羽般的長睫,從棱角分明的臉頰邊淌下,順著修長的脖頸、堅實的肩膀、勁健的手臂流下,最后滴落,滲入泥地。
斧頭舉起、劈下,干脆利落。
比他脖子還粗的木柴,瞬間從中一分兩半。
“十八弟,阿善,你們來了”荀悅彎腰撿起柴木,丟進劈好的柴堆中,起身回過頭來一笑。
被汗水打濕的眉眼越發璀璨,迸發出純粹的、健康的、明朗的美。
荀柔忍不住冒出星星眼來這也太帥了
“大兄。”“仲豫大兄,彧近來于書中有許多不解之處,想要請教兄長。”
荀悅點點頭,從容拍拍手上的塵土,“你們先進屋坐,我去換身衣服來。”
“大兄風儀真絕。”荀柔望著荀悅的背影,忍不住道。
荀彧默默點頭,給了他一個心有戚戚的眼神。
大兄家堂屋簡樸到了極致,唯一架竹柜累累竹簡為屏,一張茅席鋪地而已,嫂嫂拿來墊子給他們坐下,又端來溫湯和米糕招待。
竹柜上堆滿竹簡,有些連接的繩索,顏色與竹簡相差許多,引人矚目,大概是舊繩翻斷后重編的新索。
所謂韋編三絕,也并非孔圣人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