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去吧,”荀柔在心底嘆了口氣,走進院中。
空氣中是草木腐朽后,特殊的潮濕陳朽臭味。
這個味道,其實走進東倉里就能聞到,因為如今潁陰許多人家都是如此。
王家院子正中,也正如許多人家都有的,正中是兩個黃泥砌成的,一丈見方的水池,一池渾水,一池灰白石灰水。
池邊是一個半人高的灶臺,靠墻堆著腐朽的秸稈枯草。
這些,都是用來制作草紙的原料和設備。
從蔡倫之后,造紙術一直繼續,到東漢在桓靈二帝時期,已有質地細密,適應書寫的左伯紙,并在貴族階層流傳。
但左伯紙用桑皮和麻料,桑樹還好,麻是自古以來制衣最主要材料。
說什么用舊麻破布這時候哪來舊麻破布,大多黔首百姓,衣服都不夠穿。
總之,左伯紙工藝復雜,造價昂貴,并不利于普及。
荀柔知道后來紙張興起,產量上升,價格下降,很大程度因為,廉價的竹子取代了麻,成為新的造紙主要原料。
所以,在得到太守楊彪支持后,他學習到此時先進制紙工藝,實驗過后,復原出竹紙。
然而,最上等的竹紙制作仍然很難,工序復雜、技術難度大,不適合大規模生產,最后只有荀家自己能制出。
他便再次簡化工序程序,研出質量稍差一些的竹紙和草紙。
草紙顧名思義,原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來源廣泛,本身纖維柔軟,降低分解軟化纖維的難度,需要工藝難度最低,成本也最低。
只是草紙柔軟,容易爛,不易保存,厚薄不均,書寫易暈染。
不過,拿來糊窗,比木板透氣,也不是完全不能寫字,并且還有些別的用處,比如說解救他飽經廁籌摧殘的臀部。
總之,草紙成本低,售價低,很快推廣出去。
如今災疫連年,潁陰附近人家,從荀氏學得此技,添一分收益,就不至于餓死。
而恰好造紙需時常接觸石灰,石灰水滅菌殺蟲,故潁陰疫病比別處輕得多。
“那太平道的符紙是假的,阿叔說過許多次,你們怎么還要信”荀顥薄怒道,“什么只要誠心就能治好,你們要心誠,真是準備信太平道嗎”
“都是那太平道人非要進門,我們也實在沒辦法。”王富連忙解釋,他看了一眼沒說話的荀柔,一撩衣擺,跪下來,就要磕頭。
荀柔一驚,連忙伸手扶住他的手臂,“快請起來,不要如此。”
“公子救俺兒子性命,又教俺們造紙掙錢,俺知道公子不喜,還讓太平道的人進門,俺對不起公子,俺真不是人”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荀柔扯不動他,嘆了口氣,“這有什么好對不起的我換了衣服就去看病人吧。”
自疫疾橫行以來,太平道的活動日漸頻繁,傳播廣泛,信眾也越來越多。
高陽里至潁陰縣,因為荀柔本人,好幾次公開表示反對太平道,才使得其觸角始終沒伸進來,但是在別的地方,已漸成星火燎原之勢。
其實這也是社會規律,當世俗國家政府無法給百姓帶來安全感,走投無路的人們,總會轉向宗教,以期獲得心理安慰。
他心知對方這番做作,不過小民淳樸狡猾的討好,但也沒辦法怪他。
百姓對這個國家,正漸漸失去信心。
太平道要來,是大勢所趨。
“我這就去將他趕走。”王富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