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之旅第二天,我媽失蹤了。酒店的房間里留下一張紙條和一些美元,紙條上寫今天的安排是斯塔克大廈、自由女神像、布魯克林大橋以及時代廣場。你自己去吧,我還有事。記得拍照。
我看著媽媽留的紙條倒吸一口涼氣。
我怎么覺得我好像被她扔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流放了啊還有“記得拍照”,我一個人怎么拍照啊
可是,呆在酒店里又無聊的要命。我掙扎了一會兒,還是拿起了錢,背上書包,里面裝上瓶裝水、房卡和紙巾,把紙條團團,扔掉了。酒店門口有紐約市地圖,我隨手拿了一份,開始了我的紐約自由行。
斯塔克大廈蠻好找的,也屬于紐約市的地標建筑之一,因為丑得太顯眼,遠遠看過去,就能看到一只倒立的靴子放在帝國大廈旁邊。我隨便且敷衍的用媽媽留給我的數碼相機隨便地拍了兩張,這棟大樓就是拍不好看,我不勉強自己,拍完就走。下一站是去渡輪中心蹭整點發船的免費渡輪去看自由女神像。攀登女神像需要預訂,像我這種毫無準備的散客,登島之后就往等候大廳走了,急著回曼哈頓。
今天天氣有點陰,兩岸的建筑都蒙著一種灰撲撲的霧氣,渡輪也恰好行駛到一個微妙的位置,看著天空,我生出一種錯覺船已經行駛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我們沒有辦法回到曼哈頓,也無法到達斯塔滕島。這樣的恐怖片劇情讓我在空調風下顫抖起來。一位女士看我抖得厲害,自然地挽住了我冰涼的手臂“小朋友,你是不是有點冷了可以坐近一點。”
我顫抖得更厲害了。
我本來以為她是來通勤的,下船之后,她竟然和我一起走進了等待大廳。看我疑惑的表情,女士哈哈大笑起來“我每周都會來坐一次渡輪,這是我的小小假期。”
她是開面包店的,平時都很忙,生意并不算很興旺,必須要勤奮工作才能供得起自己的孩子。她的丈夫因工作去世了。令她欣慰的是,孩子成績非常好,送到私立學校的錢沒有白花。她住在布魯克林區。我覺得我是一個很不錯的傾聽者,而且我確實也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她。
“親愛的,你是從哪里來的”
“額倫敦。”我回答她。她熱情地和我握手“英國我知道的,我和孩子一直想去歐洲旅行來著。你愿意來我的面包店坐坐嗎我的孩子和你差不多大。”
我坐立不安。我想說我不想去,可是這位夫人就住在布魯克林區,我不知道怎么辦。于是我說“好的,謝謝您。”
船再次出發,駛向曼哈頓。霧氣散去,景象又變得不一樣。我們一起走過布魯克林橋,女士主動要求幫我拍照片,要管我要郵箱,我趕緊搖搖頭,告訴她我沒有郵箱。但是我讓她用了我的相機,女士讓我擺姿勢至少有十分鐘,一定要給我拍得很漂亮。終于,她滿意了,我長舒一口氣。
穿過很多條街區,我們走到了那位女士家的面包店,招牌上寫著“dachares”。女士向我介紹“琳達是我查爾斯是我的丈夫。”她又想起了她的丈夫,眼中流露出一絲沒落。但是,看到我,她露出一個笑容“請進我的香腸卷很受歡迎,要不要來一個。”
我掏錢買了一個,琳達為我拉開一張藤椅,我們面對面坐下來。我看著窗外的街景,有一種強烈的即視感。
“這里就像家一樣。”
“是啊。”琳達看向窗外,認同了我的說法,“這里很適合當一個家。”
“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這里特別熟悉。”我指指街角,“就好像我小時候真的在這里居住過一樣從那里拐過去,有一家超市,那邊是肉店,那邊有個報刊亭”
琳達驚訝地看著我“其實其實,三年前,確實有那些店存在。”
“哇。”我眨眨眼,“真的太不可思議了。我一直在倫敦住院來著。”
“也許是在做夢的時候夢見的。”琳達笑著說,“我也經常做夢夢見自己去過什么地方,結果其實根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