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樂就與李豐兩人各領大軍一萬,再加上附馬黃猗領御林軍三萬,一共五萬大軍,渡過淮水,進駐新蔡,負責統領汝南南部諸城,防御皇甫超與孔伷聯軍。
橋蕤領一萬大軍進駐居巢,與九江太守袁煥的一萬戰兵一同,負責阻止孫策大軍進攻九江。還有廬東太守劉勛領一萬戰兵進駐歷陽,負責阻止孫策的大軍從牛渚攻打廬江。
而梁綱與陳紀兩將則領四萬大軍進駐下邳,與下邳相袁胤的一萬守兵一同防守下邳,阻擋曹操軍南下。
大將張勛則領一萬大軍,詐作三萬大軍進駐廣陵,以迷惑孫策軍。
而紀靈則領著陳蘭雷薄幾將,率五萬大軍先中大張旗鼓的渡淮水北上,做出準備與皇甫超博大戰的跡像,然后再悄悄的乘船沿淮水一路南下,隱匿行蹤,悄悄的潛行進入高郵城中,待孫策大軍攻打廣陵之時,突然殺出,將其大軍破于廣陵城下,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將孫策一舉擒獲,江東便一戰而定了。
與此同時,袁術軍勢力的各處城池開始加固城防,做好戰事準備。
而在此時,江東丹陽郡,孫策也已經做好了北上開戰的準備,孫策雖然已經早就發出了脫離袁術、渡江討賊的檄文,但是并沒有馬上出兵,而是先靜下心來鞏固自己的地盤。
孫策在離開淮南之時,從袁術手中借兵三萬,再加上吳景孫賁手中的兩萬孫權舊部,一共五萬大軍攻打丹陽,攻占丹陽后,又收降數萬丹陽兵馬。
在宣布脫離袁術后,孫策便派人驅逐了袁術任命的官員,然后便開始整編兵馬,將丹陽境內的近十萬大軍全部整編。經過整編后,孫策將五萬精銳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又派孫賁等親族將領領兵將丹陽諸城都掌控下來。
將丹陽全郡都掌控下來后,孫策這才有精力準備渡江北上之戰。丹陽共有16城六十余萬人口,孫策將全部城池的掌控下來后,各城各安排三到五千兵馬駐守,而建鄴則安排兩萬大軍,丹陽最大的港口牛渚則步卒五千水軍五千進防守。
安排好丹陽的防御之后,孫策便開始準備領兵北上,他將老將程普和新投的全柔兩人留守老巢建鄴,自己親領五萬大軍,攜大將黃蓋、韓當、朱治、呂范、呂岱五員大將,在建鄴城外的大營內日夜操練兵馬。
孫策一邊操練兵馬,一邊派人潛入江北諸郡,打探消息,靜待出兵的時期。
不出他所料,五月底,六月初,先后有皇甫超博和曹操開始集結兵馬,出征淮南。而此時,江北兵馬調動的情報也不斷傳到建鄴,就如同之前孫策所預料的一般,揚州的廬江和九江兩郡,袁術軍防守嚴密。
而為了防御北面的皇甫超博和曹操大軍,袁術將紀靈等幾員大將和數萬大軍都派往了汝南和下邳。
應該是覺得江東的自家大軍還在忙著穩固丹陽的地盤,根本就無力北進,所以緊領江東的廣陵郡只有張勛領三萬大軍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