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的待在山上,當真快活似神仙,因為涼快啊。皇帝老兒的避暑山莊也不過如此了吧。
雖然大家頭頂大太陽在田里干活的時候,也會被曬的懷疑頭發由死細胞變成了活細胞,都能感覺到疼了。但只要你用蘆葦葉子編成涼帽戴在頭上,頓時就會涼快許多。
就是不起風的時候,你站在爛泥田里干活,那冒出來的水也是涼颼颼的,跟井水一個樣,根本就不熱。
因為這個,大家干活的積極性尤其高。從天麻麻亮到星星冒出頭,都沒人偷懶。
當然,眾人如此賣力,也有可能是田藍搞了惡劣的內卷。她不好好團結群眾,竟然居心叵測地將大家分成外來知青和農場子弟兩部分,然后看兩邊人的進度。
大學生雖然人數少,可他們年紀大力氣也大,自然不能輸給小崽子們。
農場子弟本來就人多勢眾,加上他們也是從小就下地幫忙干活的,當然不能叫大學生們壓一頭。
大家憋著勁,你追我趕,又是挖溝,又是做壟,忙得不亦樂乎。
溝要挖1米深03米寬,按照田藍的說法,這種深窄溝可以將地下水位降低差不多半米,這樣水泡不上去,以后種稻種麥子都不容易爛根了。
除了挖水溝之外還得埋暗管,這暗管是干嘛的呢當然是為了讓土里的水排出來。暗管要埋07米深,據說這樣效果好。至于暗管是什么東西嗐,當然是就地取材,用蘆葦桿子啦。
不然你還想指望什么多孔塑料波紋管開玩笑哦,也得有啊才行啊。
不管東西簡陋不簡陋,能派上用場就好。
只是大學生們仔細琢磨了一回,感覺還是像高臺魚塘。大西北的知青們改良鹽堿地不也是用了暗管嚒。就是那邊是用來排堿的,到他們這兒變成了排水。
算了算了,管不了許多,只要效果好就行。
爛泥田雖然黏黏糊糊的,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做壟的時候,你挖起來不費力。即便是高小學生,也能夠一天搞定半畝地。
在如此積極的態勢下,山上駐軍開墾的50畝冷浸田都沒費幾天功夫,就被大家伙兒給搞定了。
完工之后,大家統計了一下數據。高衛東這幫知青就心里有點不得勁。為啥因為農場小孩干的活比他們多唄。
既然在體力勞動上,他們輸給了人多勢眾。那么在晚上的學習上,大家就卯足勁兒要扳回一城。
大學生們打著要幫弟弟妹妹們提高的旗號,甚至開始教他們英語,完全不顧高小生連26個字母都不認識的事實,殘暴開啟揠苗助長模式。
其他人,這個特指田藍、王老師還有趙老師。前者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后者可不敢管這幫學生。只要他們能夠坐在教室里安安靜靜地聽關于育種的知識,夫妻倆就心滿意足了。
說來也是幸運,也許是那個禾下乘涼夢太過于誘人,就連最皮的小學生都沒敢在課堂上調皮搗蛋,而是抬著腦袋認認真真地聽如何選種,如何觀察,又如何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