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恒也鄭重其事地強調“她很好,一直都很好。”
說著兩人不再理睬高衛東,只匆匆忙忙往田藍的方向去。他們還給她帶了禮物呢。
高衛東摸著鼻子在后面叫喚“哎哎哎”
嘿,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你們是不知道她現在有多癲狂,她收種子收到農場都懷疑她搞投機倒把,要私底下倒賣種子了。
田藍正在小心翼翼地收集毛葉山桐子的種。
這是種優質的木本油料作物,它適應性強,生長快,掛果早,產量高,而且種子含油量高,被稱為樹上油庫,并且易儲存,好加工。
用她在農大課堂上教授的話來說,這是最適合全國大面積推廣的優質優料作物。一年種,多年收,種下去四五年就開始掛果,15年進入盛果期,而且盛果期可以長達半個世紀。種這一波,絕對不虧。
田藍的設想是將木本油料作物和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漠化相結合。這樣便可以減少種植前期的經濟回報壓力。本來就是把它當成樹來種的,沒指望收它的果。那么將來它開始掛果產油的時候,就是意外驚喜。
現在全國人民缺油,半個世紀之后,油依然是困擾華夏人民的問題。貿易爭端時,人家就用油來卡咱們的脖子。而短時間內大面積種植草本油料作物又會導致糧食安全的隱患。
那就另辟蹊徑吧,從現在開始,種植不占用耕地面積的高產量木本油料植物,用幾十年的時間讓它們慢慢成長,問樹要油。
田藍收了一口袋紅彤彤的山桐子,仍然不滿足。山桐子雌雄異株,自然繁殖能力極弱,野生植株分布稀少。她得多弄些種子,等到處理過后再催芽種植,提高成活率。
薛秀琴好奇得不行“你摘這個干什么插花嗎”
紅彤彤的,像珊瑚珠一樣,倒是挺好看。
田藍隨口回應“它可以榨油。”
薛秀琴愈發好奇“這個比油葵油還多嗎”
田藍頭都沒抬,直接作答“這樣一棵樹進入盛果期之后,一年能產五六十斤油,一畝林地差不多種十棵樹,那就是五六百斤油,而且可以連著收獲五六十年。”
天啦,這么多油啊。它還叫什么山桐子,它應該改名叫油樹。
薛秀琴直接喊出了聲“那種上這個,咱們就不用年年種油葵了。”
他們一畝油葵種上兩季也才兩三百斤油,這已經算是高產了。
田藍這會兒才意識到說話的不是三江農場的人。因為本地種植油葵少,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和黃豆。
她一抬頭,瞧見小伙伴熟悉的面龐,頓時驚喜若狂“啊,你怎么來了你什么時候來的什么都不告訴我。”
薛秀琴笑道“我也是臨時接到通知,連拍電報的時間都沒有。”
寧甘農場西大灘的小拱棚種植業經過記者的宣傳,引起了好幾家軍墾農場的興趣。現在吃菜難的問題困擾了很多人。大家都希望也能用上小拱棚和地膜來改善自家沒菜吃的現狀。
“我們還考試了呢,成績優秀的才可以出來當技術培訓員。”薛秀琴一邊說一邊笑,“徐文秀考得最好,她跟郝建設一塊兒去邊疆農場,講怎么搞半地下室大棚。那邊也有好多戈壁灘。戴金霞他們去了東北,也是說大棚。我考得不好,就過來講小拱棚。他們都氣死了,說早知如此,還不如考差點,還能過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