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主動獻鋼的青年農民打了頭,根據地的人民群眾都積極踴躍起來。
有人獻出了機器,有人主動出來詢問能否恢復生產。
抗日開始前全國工業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地區。淞滬會戰打響之后,這些工廠都意識到不對勁,急急忙忙遷往大后方。
但1937年全國交通狀況就擺在那兒,無論火車皮還是汽車都少的可憐,走水路運輸的船只也相當緊張。加上很多大型設備搬運起來,技術要求高,難度大,所以不少企業主并沒能及時將設備搬走,而是就近藏在了鄉下,好等時局穩定下來之后,再想辦法恢復生產。
他們當中一部分人受到了鐵血抗日軍的感召,決心就在敵后先恢復小規模的生產。不然機器放久了遲遲不用也要放壞的。抗日軍提出的雙方合資搞生產條件雖然有些苛刻,也總比一直停產來的強。
還有一部分人不是東家,而是當初負責將機器藏起來的工人。他們的東家在逃亡路上被土匪綁票了,被日本鬼子殺了,叫二鬼子給害了,反正就是沒了。藏東西的工人經過這半年的戰斗,內心漸漸覺悟,認為東西既然已經沒主,不如交給抗日軍積極發揮作用,省得到時候被別有用心的人霸占了。
反正林林總總,各有各的原因,湊在一起,聚龍山根據地居然成了真正的小后方,都叮叮當當地起了不少小工廠。
田藍和陳立恒都沒想到事情竟然會如此進展,兩人互看一眼,不約而同道“三線建設。”
就是這建設的規模有點小,還是條件限制,沒辦法建大廠房,又在日本鬼子的眼皮底下。
說到底,就是這幫鬼子太討人嫌了。不說完全趕出去,也得想辦法攆得更遠點。否則,后面他們還得亂伸爪子。
張先生倒是積極肯定了他們的成績,連連點頭夸獎“很不錯,能讓大家主動把東西拿出來,就說明部隊是站住了。老百姓相信你們,才會愿意跟你們合作。這很不容易。”
陳立恒被夸得相當高興,立刻積極主動地帶著人參觀,還請對方幫忙出主意。怎樣在農村地區以進行工業生產這件事他們可沒經驗。
雙方一時間談得十分融洽,就連吳團長都深深地覺地這位延安來的張先生已經成為了陳司令員面前的頭號紅人。這其樂融融的,一張桌上吃飯,還秉燭夜談,桃園三結義也不過如此了。
可惜的是天底下拿槍桿子的人都是狗臉,一時好,一時惱。前面還一個鍋里喝著湯呢,后面不知道說了啥,兩邊嗆了起來,居然直接拍桌子了。
旁人也搞不清楚這二人是怎么吵起來的,他們就聽見陳立恒破口大罵“好你個東西,想搶老子的地盤,做夢從來只有老子吞別人的部隊,胃口夠大啊,連老子都想吞”
周圍人都豎著耳朵,伸長了脖子,想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結果只瞧見那位平常挺和氣的張先生氣憤難耐地被攆出屋,他氣得伸出手指頭指著屋里大罵“你這人簡直不可理喻,完全是土匪的做派”
這話可捅了馬蜂窩,陳司令員抓著槍就跑了出來。
我的老天爺哎,這是要打起來了嗎這的,大庭廣眾之下,陳司令員就追著人跑。
一開始就這兩個人跑,后面變成了兩支隊伍在跑。
張先生剛從外面帶來的隊伍,叫鐵血抗日軍的人攆在屁股后面追。
老百姓們都張大了嘴巴瞪著眼,看著自己面前跟小孩子玩官兵捉強盜似的,一堆人跑得比兔子還快。
大家伙兒搞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集體回頭看田藍。
田先生倒是鎮定自若,只言簡意賅地解釋了一句“在搞演習呢。”
農民其實也聽不明白啥叫演習。不過鐵血軍訓練跟旁處不一樣。
多稀奇啊,他們不僅自己種地,還幫著大家伙兒一塊種地,說這也是他們的日常訓練一部分。